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一河咸淡水 一株青青莞草...这是沙田人儿时最美记忆!

发布时间:2020-07-07 14:41:06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沙田宣)春夏之时,珠江口岸,东江之水逶迤而来。淡青色的莞草追逐朝霞的影子,窸窣作响。微风拂过,草面低垂,露出远处的渔船在水田外摇荡。若是在以前,你在东江边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如今的弱冠少年,几乎无法见到莞草的茂盛模样。上了年纪的东莞老人大多知道,早年东莞有三件宝:咸榄、陈皮和莞草。东莞的莞草种植与编织曾流传千年,莞地亦因莞草而闻名。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的草织品大批量出口海外,成为东莞对外贸易的“先驱”,莞草之名由此达至巅峰。然而其亡也忽焉,极致的灿烂不过数年,莞草种植业与编织业便急遽衰落。今日,莞草在东莞已难觅踪影,一株小小的莞草也已成了老一辈人的心中的记忆。

右手拿起一柄面宽薄且锋利,还带有长长手柄的“尖刀”,顺带把手柄用右上臂牢牢夹住。与此同时,左手抓一把刚刚从试验田割回来的莞草,此时“尖刀”放平,右手紧握住刀锋一侧,并用刀尖对准左手已经准备好的莞草刺去,穿破莞草,连续穿上十几二十根莞草后,把“尖刀”用力顺着莞草纹路一拉,随后反向再拉一次,一把新鲜的莞草就被破开了,动作娴熟又迅速……这是沙田种植、加工莞草传承人王祐近日在工作中的一个瞬间。

王祐生于1952年,已年近七旬,年轻一辈都习惯叫他祐叔。2019年7月,沙田在穗丰年水道旁选取了占地约30亩的地块进行莞草试验基地建设,并组织镇内莞草种植、莞草文化爱好者进行规模的传承种植,本次组织的种植人员正是解放后长期在沙田阇西山附近种植、加工莞草的传承人祐叔。几十年后再次参与种植莞草,并作为种植、加工莞草的传承人,祐叔心中高兴不已,同时也感慨万千,高兴的是又能感受到的过去的那种氛围,感慨的是岁月流逝、物是人非……

“青青河边草” 儿时最美记忆

“我在10岁左右就开始接触莞草,包括种植、加工等,因为我们这边盛产莞草,当时草织品为主的手工编织业相当发达,所以很多和我一样年纪的人对于莞草应该都有很深的感触。”聊起以前对莞草的记忆,王祐依然记忆犹新。

据了解,改革开放前,东莞的大多街镇还都是未开发的落后地区,因盛产莞草,故以草织品为主的手工编织业相当发达。于是乎,莞草以及相关手工编织品成为当时不少东莞人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和支柱产业,产品不仅享誉南粤,还远销海外。

而沙田地处东江南支流咸淡水交汇处,野生莞草遍布滩涂、河涌。据王祐介绍,沙田的莞草种植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50、60年代为种植盛行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莞草种植产业逐渐衰落。

“当时我们这边莞草种植的区域有阇西村、福禄沙村和稔洲村,其中以阇西村种植规模尤为突出,阇西村山边小组辖区(现镇公安分局对面的农田),是我们莞草种植主产区,种植面积达200多亩,鼎盛时期从事莞草种植的农户有150多人。”王祐说,以前沙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莞草,包括人工种植和野生的,特别是野生的莞草长在河涌两边比较多,春夏季节,淡青色的莞草长的特别好,风一吹,还是很好看的。

“重操旧业” 为传承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传承莞草文化,2019年7月,沙田在穗丰年水道旁选取了占地约30亩的地块进行莞草试验基地建设,并组织镇内莞草种植、莞草文化爱好者进行规模的传承种植。王祐作为此次传承种植人之一,也是他时隔几十年再次种植莞草,对其他很多人来说也许是第一次参与,但对于王祐来说只是“重操旧业”。

王祐说:“我们这边在1998左右的时间就没什么人种植莞草了,因为在此之后整个东莞慢慢由发展农业转变成‘世界工厂’,算起来有差不多30年左右时间了,30年后我们能再次‘重操旧业’,我们老一辈都感到特别欣慰,因为我们又回到那个熟悉场景中。”

今年6月11日,位于沙田穗丰年水道旁的莞草种植试验区迎来了首批莞草收割。其实,时隔几十年再次种植莞草并能如期收割,这其中倾尽了包括王祐在内等“重操旧业”旧业老一辈的大量心血和希望。

据了解,为了获得保留比较正宗的莞草,此前,王祐曾带领工作团队在沙田周边、东莞周边、以及前往中山、台山等地寻找莞草草种,最终通过零散收集的方式,基本收集到能满足沙田莞草试验基地种植的草种数量。此后,包括莞草种植、管理、收割、晾晒、保存等全部环节都亲力亲为,毫不含糊。

在他看来,“重操旧业”旧业的老一辈们之所以倾尽全力参与其中,除了对儿时记忆的回味,更多的是能多为这一文化传承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如果我们这一辈人再不把这些东西捡起来,并把这些东西尽可能让年轻一辈了解,估计以后这些本土传统文化很难传下去。”王祐说。

“活化石” 要更多年轻一辈了解

可以这样说,莞草养活了改革开放前多少老老少少的东莞人,也因此,老一辈东莞本地人对莞草以及编织制作工艺深有特殊的感情和感触,那是老一辈的回忆。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及环境的变化,东莞喧嚣繁华工厂遍地,但莞草却已经足迹难寻了,甚至很多年轻一代不但没见过莞草,连莞草是什么也搞不清楚了。

虽然,近年来,沙田探索恢复莞草种植,并开展编织手工艺传承工作。除组织具有莞草种植知识的热心爱好者从事专门的种植外,还把莞草破草、晾晒、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再次复原,把美术、时尚等元素注入莞草编织工艺中,组织沙田“白玉兰”社工开发莞草编织作品,成立莞草“妇创坊”,使莞草这一“活化石”再次展现人们眼前。

但王祐觉得,要把“活化石”文化一直传承下去,还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一辈去了解、认识,然后把这个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这一辈虽然时隔几十年,依旧对莞草文化很熟悉,但我们这一辈年纪都大了,如果不尽早让更多年轻一辈了解莞草文化,这一文化就很难得到传承,毕竟莞草种植、收割、破草、晾晒等环节都是辛苦活,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去完成,只有真正把这种东西当成一个兴趣爱好,才能传承的更好。”王祐说。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