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 长安宣)4月17日上午,长安召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品质交通与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工作会议,围绕市政府“一号文”和品质交通、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千日攻坚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该镇的民生工程,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叶孔新、覃春、张冲、陈敬林、莫沃佳等镇领导,镇有关单位负责人,各社区党工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集团公司正副董事长、正副总经理等出席了会议。会上,住房规划建设局、沙头社区、厦岗社区等有关单位、社区先后就品质交通工作、教育扩容提质工作作表态发言。
通过千日攻坚行动,长安全面优化全镇综合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廊道规划布局,基本建成内畅外联、功能清晰、立体高效、多元特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4个,增加学位22785个,持续优化公办学校布局结构,提高公办教育占比。
镇委书记叶孔新在会上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教育、交通两大民生短板,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省市镇层面,都是意义重大。
叶孔新要求,全镇上下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奋发有为,继续保持疫情防控和茅洲河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这两个“战役”的战斗姿态,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属事部门综合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工作格局,把握工作重点,狠抓责任落实,以强大执行力推动工作出实绩、见实效。要充分发挥指挥部牵头作用,交通和教育工作都分别成立了指挥部,要切实按照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提高事项通报流转效率。社区要密切配合,不拖不靠,做好政策宣传和群众解释工作。
叶孔新表示,要以更大的推进力度、更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奋力追赶和冲刺,全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就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镇委副书记、镇长覃春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镇上下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深刻认识推进民生工作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保障;要抓好镇政府“一号文”的落实,强化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全力建设高水平民生;要以交通体系规划为重点,全力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加快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整合相关资源,拓宽投资建设的路径,全力推进教育扩容千日攻坚,全面提升全镇教育供给水平,更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五大“攻坚”,助力提升品质交通
会上解读了《长安镇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长安将从推进道路规划建设、推进静态交通发展、推进综合秩序整治、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推进慢行交通提升五大方面下手,全面提升交通品质。
攻坚推进道路规划建设,通过加快区域一体化路网规划研究,全面优化提升镇内交通路网布局,其中,落实沙头西大街接莲湖路、新安上新路接莲湖路的规划方案,增强莲湖路与福海路的连接,疏通上新路与环西路的对接,提升中心区与南部片区的路网衔接;协调海堤路连接深圳滨海路、建安路连接虎门新安路、虎岗高速连接滨海湾新区延长线的规划对接;加快推进重点道路项目建设,打通断头路、改善交通拥堵节点,设计并实施新民路、靖海东路等主干道升级改造,深化全镇重点路段和重要节点“提标、提质、提速”。
攻坚推进静态交通发展,将路内停车收费范围扩大到中心区道路,改善中心区“乱停放”现象;重点推动穗深城际长安站及长安西站停车场、长安医院立体停车楼、东门路图书馆旁停车场、厦岗海螺立体停车场等停车设施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全镇新增停车位不少于5000个,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路内停车位不少于5000个,缓解“停车难”问题。
攻坚推进综合秩序整治,对镇区主次干道、交通治堵重点路段和区域,运用非现场、现场处罚和拖车执法等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加大对机动车违停行为的查处力度。
攻坚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建立智能控制平台,并对全镇的交通信号灯分步实施智能化改造,在实时交通大数据的基础上,对道路运行态势进行判断,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并建立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实时公布分布位置、使用状况、泊位数量等停车设施动态信息,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攻坚推进慢行交通提升,依托主干道路、次支道路打造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慢行交通提品提质、成圈成网,并规划研究未来3年新增人行天桥不少于3座,新增改造人行道不少于30公里、碧道不少于30公里、非机动车专用道不少于20公里,并在穗深城际长安站和长安西站试点建设公交、轨道、慢行“三网”融合示范街区。
通过千日攻坚,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4个
根据《长安镇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实施方案》,长安将通过规划落地新建一批、挖潜扩容改扩建一批,分类推动学校建设;简化项目审批、立项流程、招投标和财审环节、集体物业建设学校相关交易手续等,优化流程,加快建设审批;完善学校项目代建制、支持镇属企业多形式参与学校建设等,拓宽路径加大学校投建力度。
此外,要求镇领导分片挂点学校建设项目、提升学校设计建设水平,优化服务提升工作质效;鼓励更新单元捆绑建设教育设施、适当提高教育用地容积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建设项目纳入镇重大项目等,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通过千日攻坚行动,长安力争至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4个,增加学位22785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项目13个,增加学位21585个,高中阶段项目1个,增加学位1200个,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办学位需求。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