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通讯员东城宣)据东莞市东城街道消息,一直以来,该街道立足自身实际,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团结政策,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入开展。2019年1月,东泰社区、桑园社区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称号。
营造氛围:宣传教育+创建活动
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三个意识”以及国家、自治区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学习、宣传、教育。社区阅览室有500余册少数民族书籍,供少数民族居民阅览学习。不断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扎实推进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
组织包含有35名少数民族居民的社区志愿者队伍,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社区志愿服务,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庆祝建党97周年文艺晚会、春节慰问、“欢乐新春•祝福万家•庆元宵”社区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各族居民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增强凝聚力:深化群众性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引领社区居民学习宣传民族先进典型,着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东泰社区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庆祝建党97周年文艺晚会桑园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之“舞动未来、情系后代”文艺晚会通过文体演出和群众交流,进一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融合发展,生动地展示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以及新时期社区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亲子趣味徒步活动中,东泰社区积极鼓励辖区内少数民族居民参加活动以及志愿者的参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各族群众亲如一家、风雨同舟的意识,引导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东泰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繁荣发展辖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成立了中信老年大学,其中组建了4支民族舞蹈队、1支腰鼓队、7支合唱队、1支秧歌队等文艺队伍,社区设置了老年人活动室,提供报刊杂志、茶水等免费服务,以方便辖区老年朋友练习活动。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群众彼此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自我管理:打造“民族之家”社区阵地
社区在服务大厅设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提供计划生育、入学就业等咨询服务,同时放置民族政策宣传手册供少数民族居民阅览。
社区每季度会不定时深入走访外来少数民族人员,帮助解决特殊困难,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动态;社区还成立了少数民族调解工作室,发挥外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及社区少数民族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及时有效调处矛盾纠纷,真正做到纠纷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特点,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加强自我管理。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