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东莞非遗之美”影像展开幕式现场。 王金春摄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实习生吕可欣 报道)10月26日,第四届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在湖南凤凰古城隆重开幕。本届民俗摄影双年展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南摄影家协会主办,自2012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是中国摄影界重要学术品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代表之一,“发现东莞非遗之美”影像展受邀参展,也在当天开幕,展出120幅影像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摄影人和游客展示推介东莞非遗之美。《发现东莞非遗之美》画册也在开幕式上面向全国首发,反响热烈,获多方点赞。
120幅影像全国亮相 整体推介东莞非遗之美
本次“发现东莞非遗之美”影像展是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精选了120幅由东莞摄影家深入本土非遗项目一线创作的精品赴民俗摄影双年展展出,突破了过往单一非遗项目展演“走出去”的局限,以影像的形式传播东莞非遗,是东莞非遗保护的新探索,也是东莞非遗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尝试。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武吉海,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线云强,中国摄影报社社长赵迎新参观“发现东莞非遗之美”影像展。王金春摄
据悉,“发现东莞非遗之美”摄影项目是由东莞市文化馆联合东莞市摄影家协会发动的大型非遗专业影像记录项目,自2017年4月启动,历时2年,拍摄作品10万多幅。该项目以东莞入选省级以上非遗名录的项目为拍摄内容,首创以摄影师认领、自组团队拍摄的形式开展创作。本次展出的120幅佳作品正是从10万多幅作品中精选而出。
影像题材涵盖了享誉全国的千角灯,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赛龙舟和龙舟制作,独具岭南文化特征的舞龙、舞狮,以及蕴含美食文化的大盆菜、裹蒸粽、腊肠等等,不仅富有情感温度,更具备非常高欣赏性、专业性和学术性。
此外,东莞清溪的麒麟制作技艺、道滘的莞草编织技艺、石排的明德醒狮等国家、省级非遗项目也在现场进行展演,其中东莞石排中坑明德醒狮团在开幕式上带来了其赴京参加的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上演出的节目,让现场观众从多角度领略到东莞非遗魅力。
“发现东莞非遗之美”画册首发
讲好东莞非遗故事
据了解,除了影像展览,东莞市文化馆和东莞市摄影家协会还对东莞非遗影像作品进行全面梳理,编辑出版了《发现东莞非遗之美》画册,并在当天开幕式上正式面向社会发布。
该本画册制作精良、内容丰富,分为“龙腾东江”“麒麟献瑞”两大篇章,记录了44个东莞非遗项目的珍贵瞬间,充分展现东莞非遗的技艺之美、形象之美、传承之美、情感之美、精神之美。今年8月,在2019年大理国际影会上,还获得了第八届DIPE国际影会“金翅鸟”最佳出版物主席联盟大奖。
据主办方介绍,这本画册是“发现东莞非遗之美”东莞非遗影像记录项目的另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东莞非遗保护跨界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一直以来,东莞不断完善非遗保护机制,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致力讲好东莞非遗故事,近年来非遗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不断提高、传承人健康档案建立,东莞非遗墟市、非遗进校园、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东莞腊味节等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是2019年,“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成立,大大促进了非遗保护区域合作交流。
非遗影展反响热烈 大咖嘉宾莅临点赞
据介绍,当天,湖南省湘西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龙颂江、凤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龙金明、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波、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冯晓伟、中国长城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李春龙、中国摄影报副总编柴选、著名摄影家钱捍、袁东平、著名策展人安永灿、李迪、著名影像学者刘冻、蒋俊等重量级嘉宾大咖和全国各地观众游客出席开幕式,纷纷为影像展、东莞非遗点赞。
观展后,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钱捍表示“看了展览,对东莞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莞”。
“想不到东莞非遗与其经济一样那么有实力、魅力。”来自广西省柳州市的摄影爱好者卿先生观展后表示,东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能将传统非遗保护传承这么好不简单,十分令人敬佩。
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的陈先生则认为这些影像充满生活化气息,只有摄影家长时间深入了解、体验、观察非遗项目才能拍摄出来的,可以看出摄影家们的工匠精神。
开幕式上,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表示:“感谢中国凤凰民俗摄影双年展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希望通过影像形式,吸引更多摄影家关注东莞非遗,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加强东莞与全国各地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