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工匠

广州:“民营经济20条"推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发布时间:2019-09-06 11:48:39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陈伟赞 蔡林聪 通讯员 穗宣) 近日,广州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版)》(下称“民营经济20条(修订版)”)。“民营经济20条(修订版)”包括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支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六个方面20条71项政策措施,其中45个政策点是新增的条款。

广州在2017年9月出台的“民营经济20条”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中办国办《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省“民营经济十条”),以及“民营经济20条”实施以来反馈的问题建议,聚焦当前企业关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本次修订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向:一是贯彻新精神新要求。在文件中充分贯彻和体现新《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办国办《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民营经济十条”等。二是衔接新政策新部署。对去年以来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工作部署进行了有机衔接,比如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口岸提速降费工作、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等。三是吸收新经验新做法。吸收了广州市和兄弟城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比如黄埔区政策兑现“一窗式”受理、深圳市制定重点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的做法。四是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聚焦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的热点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举措,比如解决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布局新型产业用地、优化人才职称评定、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等。

七大亮点

“多管齐下”,畅通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一是拓展民间投资领域。聚焦民间资本投资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领域,明确项目条件及可予支持的政策、资源等,依托广东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多种渠道,每年面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二是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全面落实民间资本准入平等待遇,修改、废止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集中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收费监督检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平等法治保障。推进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设,重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中介服务上线运行。全面放开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三是推进国企混改。适集中推出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优质项目,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发展。

降低成本,为民营实体经济发展添动力。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缴费人以前年度社会保险费欠费,不得自行组织开展集中清缴。用人单位的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缴费率从8%降低为6.5%以下;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在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现行缴费费率阶段性下调30%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降费力度;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浮动费率。至2020年底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下调回2017年的征收标准。二是降低产业用地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三旧”改造等政策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引导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在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前提下,补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妥善解决企业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新型产业用地内的建筑可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转让给生产、研发、设计等环节的工业企业或生产性服务企业,满足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三是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由市属国有企业出资30亿元组建国资产业并购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形成总规模200亿元的并购纾困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纾解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发展问题。开展清理政府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行动,依法依规妥善解决逾期欠款问题。

打出“组合拳”,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一是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定期编制重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促进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通过“以赛代评”扶持初创企业,积极推动中国创业创新大赛、“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项目在广州落地。落实国家有关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二是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领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规模为50亿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落地实施,引导更多创投风投机构落户广州,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科技企业孵化。逐步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增加合作银行数量,争取到2020年推动合作银行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金额200亿元。发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作用,多模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支持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引进。设立非公人才职称申报点,在条件成熟的创新创业园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学会、人力资源市场先试先行组建社会化职称评审委员会,面向非公单位、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职称评审服务。

多措并举,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具有高科技、高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质的“两高四新”中小企业,实施强企增效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对接科创板,对企业上市实际发生费用分阶段给予补助。对首次“小升规”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支持民营总部企业落户发展。加大引进民营总部企业力度,建立“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促进总部企业集聚和发展工作机制,培育壮大民营总部企业。对新引进总部企业,按照产业分类、经济贡献、注册资本等情况给予奖励。对总部企业租用或购置办公用房的给予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大型总部企业建设总部基地给予支持。加大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向民营及中小企业员工供应,支持重点企业申请人才公寓。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作中心及企业财资中心,开展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对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龙头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协调解决。继续加快推进口岸提效降费,落实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巩固广州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成效,到2021年底货物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一半,办理退税平均时间缩短至9个工作日。

简政放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政务环境。一是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推动开办企业再提速,大力推动全链条各环节整合,持续优化开办企业整体流程,2019年将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2.5个工作日内,2020年整体压减至2个工作日内,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办规则体系。分类改革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照后减证”,推动涉企事项审批服务标准化,精简审批环节与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申报材料。二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增强简政放权的协同性、联动性、有效性,实施“三集中、三到位”的管理模式,实现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不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工程建设项目类别名录,对不涉及新增用地且项目性质、规模和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变动,同时不新增污染物种类和排放的改造类项目,建设单位可在开工前自行组织环境影响评价,并公开环境信息,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承诺后纳入日常监管,不再另行报批环评。三是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实现市级跨部门涉企政策“一站式”网上发布。推广政策兑现“一窗式”受理模式,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建设一批中小企业服务站,就近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一是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以及市领导和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历史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慎重处理。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坚持实事求是,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简单粗暴行为,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肃问责。二是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深化民营企业家理想信念教育,实施优秀民营企业家培训工程,加强年轻一代企业家教育培养,并纳入全市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加强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中小民营企业贡献90%以上的市场主体

一直以来,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大,前途不可限量;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推动中小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实现更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州市成立了由温国辉市长任组长的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地促进广州市中小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广州市90%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40%以上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由中小民营企业贡献。今年上半年,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总量规模稳步发展、民间投资增长喜人、税负成本明显降低、融资环境有所好转等特点。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4631.84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全市GDP增速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15.41万户,个体工商户5.92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合计占新增市场主体的96.2%;截至6月末,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户数均突破100万户大关,分别达到103.19万户和102.58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合计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4.3%。

二是民间投资增长喜人。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1391.24亿元,占全市的45.9%,同比增长41.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2.3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23.8 个百分点,是2016 年以来最高增速。其中,民间投资的17 个行业中,去年上半年有13 个行业负增长,今年减少为7 个,尤其是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06.5%),金融业(增长204.5%),教育业(127.5%)等5个行业不仅扭转了负增长,还实现了翻倍式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占比5.7%)增长14.0%,比该行业全口径增速(6.0%)高8 个百分点,粤芯芯片、广州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项目贡献较大。

三是税负成本明显降低。减税降费政策惠企效果明显,据市统计局测算,其中全市民营经济税金931.18亿元,同比下降2.8%;据市税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减税238.8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合计减免14.0亿元,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最大受益群体,合计减免11.7亿元,占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减免总额的83.5%。

四是融资环境有所好转。今年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新增贷款933.8亿元,占境内企业新增贷款的47.6%,占比较一季度提高11.1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925.9亿元,占境内企业新增贷款的47.2%。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迅猛,6月末同比分别增长112.1%和163.2%。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广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广州市政务服务环境满意度位居全省首位。今年,广州市启动了营商环境2.0改革,在企业和群众最关切、意见诉求最为集中的10大重点领域开展“攻坚战”, 将开办企业时间压减至2.5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项目控制在50个工作日内,纳税便利化改革创下“7个全国率先,1个全省率先”,电水气外线工程“串联改并联”,并将审批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深入推进,极大地激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广州市建立了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制度,29名市领导挂点联系58家重点民营企业,协调解决企业诉求100余项,并将制度拓展到区、街(镇),为更多民营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建立了市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2016年至今,温国辉市长已主持召开9次恳谈会,为113家民营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40余项。不断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市、区两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已有省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基地)72个,今天大会还将全面启动中小企业服务站建设,为首批100家中小企业服务站授牌,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打造“市、区、园区”三级服务网络。

不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018年,市本级财政投入科技、工业、金融、商务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67亿元,其中60%以上是中小民营企业受益。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特点,不断降低扶持门槛,优化扶持方式,将技改项目申报门槛从固定投资额500万元降低至设备购置额150万元,拓宽科技信贷覆盖范围,放宽引进人才年龄要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至45%,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另一方面,广州市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减税23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合计减免14亿元,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是最大受益群体。出台实施了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提出涵盖十大方面59条具体措施,如下调失业保险、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允许按规划用地围墙内面积出让工业用地,降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等。此外,广州建立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偿工作台账,对拖欠账款限时清零,目前,已完成欠款清偿4400多万元。

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广州市各级各部门一直致力于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一方面加快建立政策性融资支持体系。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省会城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初步构建市、区两级政策性担保体系,拓展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设立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9年6月底,基金总规模达26.55亿元,累计投资新兴产业中小企业项目55个。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目前已为全市1300多家企业发放贷款过百亿元。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政银企合作对接。组织召开了“两高四新”企业金融对接会、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对接会等活动,促成金融机构与1000余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深入开展“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走访企业近30万家,发放贷款企业超2000家。同时,抓住港交所政策和科创板设立契机推动民营企业上市,广州市累计境内外上市民营企业116家,方邦股份成为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一。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广州市努力打造最适合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今年,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型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全市已创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9个,入驻企业超过6000家。同时,广州市大力培育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去年,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企业居全国城市之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首次突破1万家,总量居全国第三,其中95%以上是中小民营企业。今年,广州市又有5家企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企业入选省级高成长企业,1035家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广州市将成立以温国辉市长为组长的广州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协调力度。接下来,广州市将通过重点督办、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督促各级各部门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获得感。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