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广州:“五大举措”助推脱贫攻坚成效好

发布时间:2019-09-04 11:33:3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蔡林聪 报道)9月4日,从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三年来,广州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对标对表中央要求,举全力之力、聚全市之智,坚决助推受援地如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脱贫攻坚、共奔小康贡献“广州力量”。

据悉,截至目前,长期派驻干部1039名,近三年累计向受援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66.49亿元,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6.4万人,带动大批贫困人口快速高效脱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2018年国考中综合成效考核结果被评定为“好”,受到中办国办通报表扬;西藏波密县顺利完成脱贫摘帽,新疆疏附县今年将脱贫摘帽;省内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3年被评定为“好”;广梅和广清产业园建设取得新突破。

筑牢“支撑点”,推动产业帮扶提质增效

紧紧扭住产业帮扶这个主攻方向不松劲,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着力打造精准扶贫的三个产业“支撑点”,为帮扶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劲,辐射带动大批贫困户脱贫增收。

打造共建产业园。注重夯实基础,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对企业的跟踪服务。三年来累计引导156家企业到毕节、黔南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额72.84亿元,广州石头造、王老吉、文博3D打印、中汉口腔、海大、聚能力等实力企业已在当地落户投产;帮助广梅产业园引进产业项目293个,计划总投资额达661.5亿元;广清产业园累计签约工业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达350多亿元。

打造全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积极破解当地产业碎片化、同质化、粗放化等难题,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广州耀泓生态农业公司与毕节织金县签订了10万亩的南瓜订单,覆盖全县30个乡镇,已带动42000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广州江南市场在贵州威宁县流转5000亩土地建设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带动当地2500多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粤旺集团成功探索建立了“1210”脱贫模式,即一户贫困户到园区种植2个大棚, 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福泉温氏种猪养殖项目就覆盖8个乡镇27个村,共85个养殖场,脱贫312户756人。广东海大集团公司在都匀市平浪镇罗雍村投资建设5500头种猪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基地,为社会提供300个左右劳动就业岗位,并带动当地300至500户农户养猪致富。

打造地标性产品。坚持聚约资源打造品牌效应,形成“以产品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企业、企业带动脱贫”帮扶格局。广药集团以刺梨产业为突破口,在贵州拓展“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四大板块业务,仅用98天时间就研制出“刺柠吉”饮料和润喉糖两款产品,首批10万箱60万罐“刺柠吉”饮料已经上市,量产后年产量可达到4.5万吨,所需刺梨果达万吨以上。广州唯品会依托电子商务公益平台“唯爱工坊”,助推贵州蜡染、刺绣走向世界,千万订单帮助1000多名少数民族绣娘实现在家门口有尊严就业、高质量脱贫,并入选《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毕节、黔南的刺梨、鸡蛋、茶叶及非遗产品,清远的水晶梨、连山的大米,延安的苹果等,通过新闻媒体及广州地铁公益广告宣传,已成为地标性的帮扶产品,直接带动大批量贫困户脱贫增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半年,仅销往广州的茶叶就有1.6亿元、鸡蛋5000多万元。#p#副标题#e#

培育“增长点”,助力发展壮大旅游经济

坚持践行绿色帮扶理念,充分挖掘帮扶地区生态优势资源, 按照“旅游+”的思路,促进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着力将旅游产业培育成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送人才。采取挂职锻炼、依托院校培训、组织送教上门等措施,帮助培养旅游人才,先后依托中山大学培训当地旅游行业干部60名,选派专家学者和金牌导游上门帮助当地培训旅游管理员、导游员、讲解员320人次。成立旅游帮扶专家团队开展实地调研论证,为每个对口帮扶地区打造一个经典旅游线路。发挥广州文化保护工作经验,帮助受援地区开展红色文化遗址评定、修复和提升等保护工作。

送游客。策划组织开展“百企千团十万广东人游贵州(齐齐哈尔)”旅游扶贫系列活动,开设10趟广黔旅游专列,广之旅、南湖国旅等60多家在穗知名旅行社与当地签订客源营销协议,当地旅游呈“井喷”趋势。2018年毕节、黔南共接待广东籍过夜游客30.82万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广东地区到齐齐哈尔市旅游的游客数量已接近7万人,并快速增长中。通过广州市与受援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毕节、黔南、林芝、甘孜、巫山和齐齐哈尔等地的生态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民宿旅游等品牌逐渐打响,特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百里杜鹃风景区、被誉为“天上花海”的贵州屋脊韭菜坪景区、“中国十大奇洞”之首的织金洞、地球飘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国之重器——“天眼”、“神女恋城·红叶巫山”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扎龙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景点成为老广出游当地的首选地。

送保障。投入100余万元支持毕节、黔南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设施,广州励丰科技集团投资1亿元在黔南州罗甸县建设公共文化旅游升级改造项目。积极开拓广州及珠三角巨大旅游消费市场,引导文旅企业、旅行社与帮扶地区旅游市场对接,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介。协调南方航空公司恢复广州与黔南荔波的航班,加密与毕节的航班。广州塔与“中国天眼”结对子,在广州塔设立黔南旅游商品专柜,展示销售43种黔南旅游商品。

构建“创新点”,打造消费扶贫“广州模式”

以绿色农副产品为重点,通过整合资源促进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探索构建立体式消费扶贫体系。

推进“一个工程”。依托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平台,拟在各个帮扶地区建设“菜篮子”配送分中心。目前,广州与毕节、黔南签署了合作协议,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14万平方米的连片蔬菜大棚已率先启动成为大湾区的“菜篮子”;毕节制定了具体建设规划,拟建种植基地300万亩,养殖土鸡3000万羽、蛋类10万吨、猪100万头、牛50万头;每天将有53吨贵州农产品进入大湾区“菜篮子”。

推进“两个并举”。即坚持线上、线下并举。线上,唯品会推出的“唯爱助农”“唯爱工坊”电商扶贫模式,建设银行推行善融电商扶贫模式,每年销售受援地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过亿元;广州企业在黔南贵定县建设“领略中国农村电商扶贫大数据中心”,将全县9374户30097人的贫困信息全部录入平台运作系统,实现“一户一码”,扫码就能扶贫。线下,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社区扶贫长廊、会展展销平台,构建消费扶贫联盟,信息、资源、平台共享,携手聚焦打造受援地优质农特产品品牌效应。

推进“三个进入”。即推动产品进机关、进社区、进市场。进机关:目前,市委机关饭堂率先引入毕节蔬菜,市协作办正在牵头制定消费扶贫农产品进机关事业单位饭堂的实施方案,之后在全市全面推开。进社区:在各区设立“黔货出山”分销中心、农特产品展销窗口,仅番禺区在区内30个社区设立自动售蛋柜50余台,先后销售鸡蛋超过400万枚;市协作办联合建设银行打造的“扶贫长廊”“扶贫驿站”等社区扶贫模式,各个区已经逐步推广,据统计,一个扶贫长廊一年的销售量可达200多万元。进市场:在广州为毕节、黔南结对贫困县设立了“黔货出山”分销中心、农特产品展销窗口;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开设了3000余平方米的都匀毛尖茶销售窗口;协调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免费开设“黔货出山、风行天下”销售专区;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开设销售专区;利用广州各类国际国内展会、迎春花市等,开设展示专区、扶贫档口。今年广州酒家与毕节黔峰源贸易签订800多吨约2600万元的农产品采购协议。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广州市场销售毕节、黔南绿色农特产品5.67亿元,3年来共销售27亿元,带动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增收。#p#副标题#e#

打造“示范点”,提升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坚持从源头帮、根上扶,用先进的理念、思路、模式,激发内生动力,引领贫困地区及贫困群众自发地奔康致富。

强力助推就业。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广州市内设立十个以上劳务协作服务工作站,在贫困地区建设上百个“扶贫车间”和“扶贫农场”,助推千名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到广州就业,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给当地贫困群众。制定就业激励措施,对来穗上岗就业的贫困户发放稳岗补助。坚持以用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就业新模式,成功打造了“广州港班”、“广汽班”、“雪松班”,实现“入学即入职、顶岗即上岗、毕业即就业”。近三年来,先后对受援地区培训贫困人口约15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15万余人次。

共享优质资源。积极推动党政干部、“两长”(医院院长、学校校长)、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互派互挂,促成广州与帮扶地观念互通、技术互学。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异地一课两讲、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广州先后选派320名优秀教师、医护专家到毕节黔南挂职和支教支医,帮助两地培训教学骨干和医护人员约1.2万人次。

典型示范引领。开展“组团式”帮扶,在毕节、黔南17个贫困县各选择一学校、医院,为每所学校、每家医院分别选派优秀教师、医疗专家团队,通过帮带队伍、帮教经验、帮建学科,着力打造“示范点”。挑选一批有致富基础和条件的党员,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培育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2018年,共举办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训1566人,创业成功259人,带动1280人脱贫。

找准“发力点”,凝聚社会各界强大合力

坚持聚焦深度贫困村和“两不愁三保障”,充分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互动联动的“大扶贫”格局。

结对子全覆盖。深入发动区、街道(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与贫困地区一对一结对子,协调广州各类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结对双方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实打实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办好具体事、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毕节、黔南848个深度贫困村,新疆疏附县61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发动捐赠助贫。依托志愿者协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优势,积极协调组织企业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到帮扶地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助残济困等公益活动。认真筹划展开“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仅今年社会各界认捐款物达6.57亿元,先后筹集到扶贫善款40.11亿元。

支持回乡反哺。利用商会、协会、驻穗办等组织机构搭设桥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对口帮扶地区在外发展的乡贤、企业家等有社会影响人士,带着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理念返乡创业发展。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