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州:不需浮饰惊艳,只需平常打造
陈平原老师在莼园
陈平原老师(中)在饶宗颐学术馆前与“青睐”团员合影
陈平原在仰山楼讲座 现场速写为朝阳山人手绘
“青睐”团员在潮州古城牌坊街
古城一景
时间:6月18日至21日
目的地:广东省潮州市
人数:30人
潮州寻访大事记
●6月18日 下午抵达揭阳机场,因飞机晚点,我们遗憾地错过了潮剧表演,入住客栈。晚上9点观赏“凤城之光”灯光秀
●6月19日 上午由陈平原老师导览饶宗颐学术馆,之后在仰山楼做《文化与商业并重的潮州》主题讲座。下午参观牌坊街上的潮州非遗工艺工作室
●6月20日 上午游览李厝祠、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开元寺。下午参观牌坊街南段的“南门十巷”民居、广济桥、韩文公祠。晚上入住淡浮院
●6月21日 上午参观潮州非遗工艺馆、嵌瓷博物馆。下午2点35分潮汕高铁站,赴泉州
潮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它地处省尾国脚?它有强大的潮商会?潮人爱抱团、爱喝工夫茶?各路零散汇集在印象中的潮州就是真正的潮州吗?对于我,它仍是一个神秘所在。
还不止于此,潮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名始于隋开皇十一年,那是多么久远的时间;“在潮之洲,潮水往复”,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美丽。母亲河韩江贯穿其境内,古老的广济桥横跨其上,桥的一头连接的韩文公祠,是潮州人为大文豪韩愈所建。潮州人感恩,因为韩愈在潮州所做的利民之事,潮州人便将潮州的很多地方挂上了韩姓,虽然韩愈在潮州只待了8个月。
潮州还有古街古巷,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牌坊街、开元寺隐身其中。而在那些寻常陌巷中,是不是会随处遇到木雕、手拉壶、嵌瓷、潮绣的那些能工巧匠呢?
潮州,已经是我想象中的神秘的远方佳人了。
我这样想着它,就到了今年年中。
大巴车不许进古城
6月18日,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返回家乡潮州,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青睐”人文寻访团有幸由他带领,一同寻访潮州的古迹名胜,探究其文化内源。
陈平原老师近年来关怀桑梓,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潮州,很早就开始帮助“青睐”团做潮州行的策划与安排,并进行了多次细心修改。寻访报名预告帖在“青睐”群中一发出,即引起热烈反响,30个名额很快售出。行前,团员们即开始在活动群中提前做功课,互相请教,热情洋溢。
6月18日当天,我们所乘航班因故延误了三个多小时,这个“天灾”使我们错失了安排在载阳茶馆的潮剧表演,令人颇为遗憾。到达揭阳机场后,潮州青年联合会陈建娜老师安排下属前来接机。她为我们安排的住处是潮州古城内的民宿客栈。她说住客栈可以让北京来的客人更好地体味潮州的风土人情。
对古城保护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禁止大巴车驶入,所以,两位接机的潮州妹子带我们大巴车、电瓶车接力跑,晚6点,30位“青睐”团员分别入住位于太学府地的三家客栈。三家客栈都有好听的名字:木棉公馆、凤水驿和上水门边。
晚饭后,“青睐”团员三三两两走上街头散步。他们发现,原本朴素的古城墙和城楼被灯光点亮了,灯光设计甚是精美,一座小城被装点得如同明珠一般。晚上9点,韩江上演灯光秀,时长15分钟,古老的广济桥在水光交映的变幻中时而壮观,时而秀美,仿佛一位沧桑老人被注入了新的生命。据说这个被命名为“凤城之光”的灯光秀每晚都有,免费,一晚上的电钱是600元,政府买单。
参观颐园和莼园
第二天一早,“青睐”团便去参观饶宗颐学术馆。陈平原老师与大家同游。
饶宗颐学术馆毗邻广济桥,与韩文公祠隔江相望,里面有饶宗颐父亲饶锷建起的潮州最大藏书楼“天啸楼”。学术馆取名颐园。馆门口挂着的“颐园”门匾是饶宗颐亲自题写的。学术馆建造颇为宏伟,翰墨林大厅内有饶先生的铜身塑像,团员们在其身前兴致勃勃地留影。厅内还展示了饶宗颐的生平事迹、学术著作及书画作品等,数量甚是巨大。
对内地的读书人来说,饶宗颐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而香港人对其更是熟识,他们眼中:“在香港,论挣钱,没人能挣过李嘉诚;论读书,没几人能读过饶宗颐。”
陈平原在之后的讲座中提到,潮州民风注重商业和读书,不重政治,当地人基本走读书、经商两条路。饶宗颐真正被大家关注是上世纪90年代后,其中包含大陆学界对他的表扬,也包括潮州商会在背后的推广,尤其是其书画价格。潮商会的秘书长曾告诉陈平原,90年代中期第一次在香港开饶宗颐书画展,开幕式当天,李嘉诚带队,很多潮州朋友到现场,认购了大部分书画展品。以后饶先生的画展开到哪里,哪个地方就有潮商会出马。
而潮州重文重商的形成和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潮州地处省尾国角,也就是省的尾巴国家的角落,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不好。由此,这里的很多人是读书或走南洋去经商。
在香港,饶宗颐曾获得香港大学桂冠学者称号,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香港商会为此订了一百桌席。一百桌席是什么概念?按潮州人的规矩,一桌10个人,每桌分人认购,认购数量随意,每认购一桌可以带10人去吃。“也就是说,这是大家共同参与的一件事,不是一个大老板自己做,饶先生对席上的人也不是都熟悉。这是潮州人对家乡读书人的尊敬。潮州读书人不忌讳跟商人交友,而商人赚了钱以后,也不会因为读书人不富裕而趾高气扬,还能保持一点谦卑的姿态。”陈平原解释。
从颐园出来向西南走约200米,便是饶宗颐少年时期居住过的莼园。莼园目前还在修缮,尚未开放。主持修缮工作的湘桥区常委宋琳为大家介绍了故居,他告诉我们,国家为此投入了500万元资金,以旧修旧,尽可能完整地保留莼园原貌。
在商业与文化之间,潮州正在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
潮州牌坊多,旧时曾被喻为“牌坊城”。而集中于古城内太平路上的明、清石牌坊有39座,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所以也被称为“牌坊街”。站在街头远望,一列向前的牌坊让人感到非凡的气势。当地人也多以牌坊街为地标,常常可以听到他们说某处就在牌坊街的哪里哪里。
位于牌坊街上的仰山楼是一座老建筑。门前张挂的《仰山楼记》述明了仰山楼的由来及用途。仰山楼主陈宪章广搜丹青妙品在楼内展览,一座高三层的小楼便如一座小型博物馆。陈平原就在仰山楼二层茶厅做了《文化与商业并重的潮州》主题讲座。在陈老师的家乡,聆听一场学院式的关于潮州的精彩讲座后,再去品味和领略当地的大街小巷及人情日常,更能体会潮州不一般的特点和韵味了。
陈平原老师在讲座开场白中介绍潮汕地区的形成背景时谈到,1860年清政府开埠建市,因为当地乡绅的反对,潮州错失了地区升级的机会,下辖的汕头由此脱颖而出,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之后百多年时间,其发展逐渐领先于潮州,成为潮汕地区的商业中心。1991年,潮州与汕头、揭阳并列为三个地级市。
他提到,关注潮汕地区,有四个可以对照阅读的地方:安徽徽州、浙江温州、福建泉州、广东潮州。这些地方都历史悠久,当地人走南洋或出外经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四个地级市到今天的发展不一样,在文化上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徽州和潮州,经济上则是泉州。
陈平原强调,商业也是一种文化。很多人说潮州人会做生意,潮州首先是因经商出名的,某种意义上也让我们知道在商业与文化之间,潮州正在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看世界各地的大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历史馆,潮州应该由政府出面,注重收集自己的商业历史信息。
谈到潮人抱团讲义气,陈老师说那是弱势群体的表现。因为潮人在广州是弱势,到海外也是弱势,弱势的人会特别抱团。这也是各地潮商会力量强大的原因。
潮商会是潮人的商团,在全世界以及全国各省市都有,香港也有。陈老师因为曾在香港教书的缘故,所以深知香港潮商的力量。但是进一步,“潮商在外站稳脚跟后,如何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是一个关口,他们必须从最初的抱团取暖、站住脚跟、掘得第一桶金后向现代企业转化。”这其中,有转化成功的,比如腾讯、长江实业;也有转化不成功的。不成功的企业就永远只能在熟人里做生意。
而潮人很低调,成功赚到钱的人更加努力低调。“只有笨的人才会炫耀财富,才会参加福布斯富商排名。这也是这个地方GDP不高,但老百姓不穷的原因。”陈平原说。
陈老师在百年老店请我们吃牛肉粿条
中午,我们跟着陈老师去品尝牛肉粿条。牛肉粿条是潮州的名小吃,陈老师带我们去的店是一家百年老店。老店地处街角,门面不大,找不到明晃晃的大字招牌,开敞式的店内摆放着五六张折叠圆桌,几位老客正在店里用餐。老板娘的操作台就与食客面对面,煮粉蒸腾起的水烟弥漫在店面和街角。
这样一家店,没有行家带领估计很容易走过路过,因为它看上去实在过于简朴,30个人坐不下,大家排队轮流吃。我想起陈老师讲座中说的,在大城市生活,到潮州会一下子不太适应,街道窄,铺子小,但这是一座活着的小城,是宋代遗存,城里有10万原住民。这和旅游景点不一样,它没有变成博物馆城,居民是原来的居民,大妈是原来的大妈,他们还在这里生活,他们有他们的需求。
陈老师中午要请客,仰山楼老总陈宪章先生除了为我们精心布置讲座现场外,还一大早就去置办了新鲜牛肉,“这是一般人享用不到的!”和店里的食客聊天听不太懂话,用力听到的一位大爷的只言片语是:“我走南闯北了好多地方,现在回家养老,在外面想的就是家乡的这个。”
陈老师面前已经摆了一碗热腾腾的粿条,筋道透明的粉和着汤以及大块牛肉,他边吃得汗珠直冒,边不时抬起头向大家微笑,看上去和店里的老客一样过瘾。
下午,参观潮州非遗工作室,康惠芳潮绣、李得浓木雕、李炳炎潮州窑以及一家工夫茶茶室。它们都在牌坊街上,且相距不远。
对于家乡的手工艺,陈平原总结,潮州工艺的特点和其他地方比起来,第一是细,第二是精,第三是巧,这也跟这里的生存环境有关系。人多地少,所以无论工艺还是种地都是精耕细作,从清代到民国年间,手工业一直是潮人的支柱型产业,尤其是绣花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地方人杰地灵,但是潮人的精细和聪明是被逼出来的。”
“青睐”团一路走下来,所见潮绣之秀美,木雕之精繁,工夫茶之用心,确实都体现着人杰地灵的特点。省尾国角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塑造出心灵手巧的潮人。
虽不富裕,难得的是保住了一座古城
第二天,行程密集。一早出发,上午游览李厝祠、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和开元寺。下午参观牌坊街南段的南门十巷民居、著名的广济桥和韩文公祠。天气异常闷热,给人带来不小的不适感,但是面对着一座宋代的遗存古城,大家还是坚持着要走、要看。
没有赶上东南沿海经济腾飞的潮州有不幸中的万幸,从来没有被大拆大建。但是陈平原说这座古城保留下来仍不容易,因为保古城必定牺牲经济,而为了保护这个古城,潮州的经济一直不好。“拆城建高楼,招商引资容易,外面的人来了也会感觉更好。保古城的投入比建新城还大,而且不懂的人来了以后还觉得这地方破破烂烂的。但是拆古城建新城会使这个城市面貌不清,那不是我们想要的。”
潮州人有他们自己的坚持,他们想保住自己的家,保住家里祖传的宝贝。陈平原说,大概十年前,广济桥大修,依靠的是潮州各种民间力量的帮助。他还清楚地记得,修复完工后他应邀参加仪式,他发言说潮州这个小城保留下来不容易,必须感谢历任主官。这时他旁边的一位长者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后来陈平原才知道,这位老者就是前几任的潮州主官,从来没人和他这么说过,实际上他在保护古城这件事上受了很多委屈。
参观许驸马府,府门前是高高的红色门槛,大家进门的动作是整齐划一的高抬腿轻落足。陈平原在讲座中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潮州的建设就在城外,古城的格局保留至今。有专家曾告诉他,潮州了不起,许驸马府的地基基准线还跟宋代一样,没有下沉。要知道以前的人出门最多坐个轿子,今天我们却是开摩托车、开小汽车的。
陈平原感叹,他走过那么多城市,潮州是保存得最好的,这得益于它保留下来的底子。他说他曾去考察过大同古城,很为大同的古城保护饱受诟病抱屈。“那里修起了新城墙,也建了很多新院子,像假古董一样。但是要知道,大同城在清代历经战火,是乾隆朝之后才重建的。把大同的城墙拆开看,里面都是黄土,这跟潮州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大同古城要保护很难,潮州古城底子好,而且没有经过大拆。所以虽然潮州今天不富裕,但是保住了这个古城。”
城市保护不容易,城市建设也不容易。既保护又建设得恰如其分,其实很难做到。今年5月7日,国内某大集团与潮州签订了战略协议备忘,要在潮州建立大型的文艺公园。陈平原说:“对潮州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机遇,但也可能是一个转折。”
“潮州经济发展不太好,但潮州的旅游业很好,现在碰到了瓶颈。近几年,每到节日,全国拥堵系数最高的是潮州。地方小,来的人多。一下子涌进那么多人,车子转弯的地方都没有。”陈平原曾建议对小城交通进行清晰规划,在四个角落建大型公共停车场。
小城发展还要照顾到当地民众的利益。陈平原希望若干年后潮州得到很好的发展,旅游业和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互相支持,而不是只剩下其中一种。
“青睐”去一般游客看不到的地方,最是值得
潮州最值得赏玩的是潮人的日常生活。“青睐”团走在街巷中,深刻地感受到陈平原用来形容潮人的三个词:平实、日常、优雅。街上四处有长椅,花衣花裤的大妈三三两两坐着摇蒲扇唠嗑,街头巷尾随处有人品着工夫茶,那份悠闲让久居京城的团员们羡慕不已。
潮州的工夫茶不是功夫茶,两者区别很大,境界不可同日而语。工夫茶是花时间和休闲,潮汕人进门先说喝杯茶,静静心消消气。就是两家打架,到了门口也是别着急,先喝杯茶再练。
“小巷深处平常人家”,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内涵。“潮州的好处是百姓,不是工业化、旅游化或者博物馆化,潮州不应该走丽江、平遥的路。”陈平原说。实际上潮州小城也在努力做着改变。我们在牌坊街上看到许多博物馆,陶瓷的、木雕的、刺绣的、书画的,规模大小不一,但都颇具特色,而这些博物馆是和古老的牌坊街融为一体的。到去年为止,潮州古城内已经建了31家博物馆,大部分为私人所有,仰山楼也是其中之一。
潮州街头能看到很多明清两代的牌匾。这个地方崇尚琴棋书画,那是小孩子的基本训练。潮州人喜欢一点收藏,会弄一点字画琴棋,这是潮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基本需要。
陈平原感慨:“某种意义上潮州赶不上大开发的城市,这是经济上的不幸,但是文化上的幸事。潮州必须保住那个古城,保住那个家,今天来做文化创业产业可以更自由,不用随大溜,强调潮州以及潮州的生活方式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这一点需要政府的努力,需要学界的支持,也需要商家配合,同时需要旅游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他觉得今天的游客和10年前、20年前的不一样,今天的旅游越来越强调个性,越来越精致。“青睐”团这个组织本身已经在走这一步,“青睐”团不走寻常景点,去一般游客看不到的地方,这是最值得参与的地方。
住小客栈,吃牛肉丸,住在真正像家的潮州,体会食物的原有滋味,感受实实在在的民风。这座已经活了1600年的古城,不需要惊艳,只需用心和平平常常的打造,只要好好地保有它的工夫茶,它自己的生活方式,便会为世人留下最动人和留恋的“小巷深处平常人家”。(文/记者 王勉 摄影/青睐团员)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