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

鲁甸重生路:从破碎的山河到生机勃发的热土

发布时间:2017-12-05 12:37:4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昆明12月4日电 题:鲁甸重生录

新华社记者 周亮、吉哲鹏、杨静

又见龙头山。

当年那场6.5级的地震发生后,记者曾赶赴这个乌蒙深处的小镇。

转眼3年多过去,眼前白墙青瓦的院落、平整的广场、成排的路灯,与记忆中泥泞的路面、坍塌的房屋、乡亲们的哀容,交替闪现。视觉带来的冲击,确切地提醒记者,这像是一次“时空穿越”——龙头山,已经脱胎换骨了!

11月30日,建设者宣布,经过3年不懈奋战,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

犹如一部气壮山河的史诗!除个别特殊项目外,灾区1771个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63.7亿元,实现“户户安居、家家有业、乡乡提升、生态改善、设施改进、经济发展”。

恰似一曲令人动容的赞歌!中南海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党心民心军心凝结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力量再次迸发。

又如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和灾区群众积极性,干群一体,在乌蒙山上演绎了一部向命运抗争的时代传奇。

这是7月28日航拍的鲁甸县龙头山镇一景。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从破碎的山河到生机勃发的热土,灾区正以崭新的姿容蓄势待飞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14年来最大的地震,也是滇东北40年来最大的地震发生。震中龙头山,波及川、贵部分地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

挽救生命、紧急排险、应急安置……

奋力抢险救灾之后,当年11月,一场以云南地方为主、以中央部委和全国人民为后盾的重建大幕,在磅礴乌蒙全面拉开。

2015年1月19日,冒着严寒,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鲁甸,查灾情、听汇报,进帐篷、看群众……

“灾区恢复重建一定要搞好规划,生活恢复和生产恢复一起抓,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重建家园步伐要加快。”总书记一锤定音,对开展不久的恢复重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重建伊始,考验接踵——

如何在山高坡陡、地质疏松的金沙江流域,找到稳定的地块?如何建设牢固的安居房?

如何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突出的山区,找到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如何把重建与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统一起来?

实地调查、反复论证,一个重建的总体规划形成,于2014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总体规划秉持“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理念,体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

科学重建,着眼长远——

按照总书记在灾区考察时的指示精神,建设者根据资金和实际情况对规划作了3次优化。云南省恢复重建办主任周青松说,最终于今年4月定版的规划,更加兼顾当前和长远,把恢复重建与乌蒙山云南片区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同步推进。

不是简单再造,而是高起点营建。

重建后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成为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在昭通市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中,有23个采用减隔震技术,有233个单体采用钢结构。

灾区校舍和医疗卫生机构比震前分别新增16.85万平方米、21.23万平方米,病床位从2014年的7429张增加到现在的8980张。

重建后龙头山镇中心卫生院,成了全省条件最好的乡镇卫生院。镇中心幼儿园,现有443名学生,是在园孩子最多的一年。

昔日那些山边小道,如今被高品质公路取代。灾区改扩建、新建公路1469.5公里,形成贯通灾区的高速公路环线,提前建成“两小时交通圈”。

因地制宜、防灾减害——

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曾是悬在灾区人民头上的一把剑。“破”与“立”之间,建设者反复讨论,最终取“兴利除害”之道,顺势建设集供水、灌溉、防洪、发电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地质灾害防治,使碎裂的河山稳固安然;生态环境修复,让灾区森林覆盖率从震前的32.7%提高到35.49%。

三年时间,龙头山整体跨越了二三十年。眼望龙头山,记者感慨万千:发生在它身上的“时空穿越”,不正是整个灾区以新面貌迈向新征程的缩影吗?

这是航拍的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中心卫生院(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从悠然的步态到急遽的演进,灾区人开始品尝更加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冬日里的龙头山,阳光温暖,不少人在新建的院子里,悠然地享受着农闲时光。唯有大山上滑坡的“疤痕”,以及震毁的原镇政府大楼和地震纪念馆,提示这里曾是震中。

3年来,围绕国家恢复重建的目标要求,灾区干部群众不懈奋斗。

——生命无价,建出坚固的住房。

鲁甸发展滞后,千百年来农房建设无标准、不设防,土墙屋经不住震魔的摧残,往往成为“夺命房”。

“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总书记考察时的话,切中了灾区群众最迫切的愿望。

 

在龙头山镇骡马口社区,统规统建的楼房,陆续拔地而起。曾经在山体滑坡中“消失的村庄”甘家寨,如今89户村民被安置到最好的9号地块,2015年底搬进新家。

“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这是总书记的指示,也是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坚定承诺。

重建中,鲁甸灾区共有17.79万户民房修复加固,8万多户民房重建,并于2016年春节前全部完成。龙头山、火德红、包谷垴3个重点集镇和45个民房集中安置点全部建成,“夺命房”变成了“保命房”。

今年2月8日,鲁甸发生4.9级地震,尽管震感强烈,但安居房巍然屹立,瓦片未落。

——夯实根基,配套新的产业体系。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20年前,鲁甸便开始在山区推广花椒种植。有了这个基础,重建时着重考虑构建新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新规划的“昭阳—龙头山”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上,苹果、核桃、花椒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已连成片。花椒价格从2015年的平均每斤40元出头,涨到今年的50多元,“花椒夜市”成了当地一道新景观。

山中无所有,奉上“农家乐”。一家深圳公司的负责人杨文丽看好龙头山的旅游前景,最近正动员群众一起成立“火锅合作社”“民宿合作社”。

云冶集团投资的70万吨水电铝项目已在昭通市昭阳区开工建设。

一批集聚产业、企业的工业园区和昭阳、鲁甸等4个百亿元产业园区,正加速推进。

——借势攻坚,恢复重建与决战贫困同步推进。

“我自愿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灰街子社精准再识别群众大会上,老党员李祥云的这句话,感召社区14户建档立卡户共同退出。

2014年到2016年,灾区已脱贫40.96万人,开始从“贫困洼地”中加速突围。在重灾区鲁甸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6521元增加到2016年的7975元,年均增幅10.6%。

——品质升级,补上文化和精神生活短板。

龙头山的伤口正在愈合,生活的滋味正在生长。路灯亮起时,音乐响起,镇上活跃着广场舞迷的身影。

“男儿耕种肥田里,贤妇穿梭纺杼旁。”看到学生的水彩画《牛郎织女全家图》,镇上翠屏小学的语文教师石军华,忍不住题诗一首。他说,灾难已成历史,但需要启示后人珍惜今天。

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说,重建不仅指住房和产业,还有“人的精神”。

龙头山已建成地震遗址公园、抗震救灾纪念馆、防灾减灾体验馆,加上传统炼银文化展览馆,一个集主题教育和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呼之欲出。

“用你的笑容可以去改变明天的一切。”镇上龙泉中学159班的学生张乾英在作文里写道。

千百年来,乌蒙大地以缓缓的节奏从历史深处悠悠走来,在恢复重建中,它获得急遽变迁,开始走向高天阔地。

这是在鲁甸县龙头山镇航拍的“鲁甸地震纪念馆”(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从各方援手到上下同心,灾区恢复重建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力

“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不少同胞不幸离开了我们,云南鲁甸地震就造成了600多人遇难,我们怀念他们,祝愿他们的亲人们都安好。”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心,给灾区人民以巨大信心。

力量,在灾区汇聚——

恢复重建3年,国务院鲁甸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和国家有关部委全程指导;

中央财政紧急安排救灾应急资金,专项安排恢复重建资金172.21亿元,为夺取抗灾重建全面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云南建投集团是龙头山镇民房恢复重建项目的总承包。集团负责人说:“天灾留给我们一片废墟,我们还群众一个完整的故乡。”

“手扒崖”,是条令人胆寒的山路,几乎挂在离江面1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只能容1人侧身通过。2016年4月,武警交通第三支队39名官兵,苦战130个昼夜,成功打通了震毁的要道,新公路惠及火德红镇4个村子6000余人。

创新,在重建中验证——

鲁甸灾区的恢复重建,尝试了许多新举措,在重建中一一得到实证,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范例。

鲁甸灾区重建以云南省为主。“这种方式把自主权交给地方,重在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有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云南省副省长、恢复重建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张祖林说。

云南建立了省级统筹、部门指导、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重建机制,成立了由省委书记陈豪任指挥长的工作指挥部,每月深入灾区现场办公。

省里出台财政支出、税收优惠、减免政府收费、金融支持、土地保障等各项政策,全方位保障。

运用市场机制破解重建资金难题。省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5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91.7亿元,撬动信贷资金、银行贷款25亿元。

民房重建采用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两种模式。鲁甸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火德红镇党委书记臧尔方介绍,统规自建时,住建部门免费提供设计图纸,用材用料由群众自己把关。

深情,在干群中传递——

大灾大难中,一方党委政府就是一方百姓的主心骨。地震中,龙头山镇干部职工殉职7人,但活着的人来不及悲伤,带领群众抗灾重建。三年来,镇政府从帐篷、板房到宿舍,已六易其“家”。

雪花飘飞,天寒地冻。为赶工期,去年2月,海拔2000多米的龙头山镇银屏村箐地集中安置点,包保干部和建设人员烧热水搅拌砂浆水泥,烧火烘烤浇筑板。

选派处级干部到重灾乡镇担任副书记或副乡镇长,科级干部到重灾村社担任常务书记。1万多名各级“八包八保”干部,深入村村寨寨“认亲戚、结对子、解难题”。

在恢复重建的洗礼中,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以实干锻造党性,以亲民净化情怀,一支政治坚定、心系群众、苦干实干的干部队伍在茁壮成长。

希望,在大地上升腾——

3年恢复重建,鲁甸灾区不仅铸就了高原新景象,还构筑起精神新高地。重建的胜利完成,既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还开启了充满希望的光明未来。

张祖林感慨地说,恢复重建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重要的法宝。

告别龙头山,想起3年多的前前后后,一个信念在记者心中愈加清晰——中华民族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的!

 

责任编辑:王业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