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蔡林聪 通讯员 刘婧婷 报道)据广州市水务局消息,今年以来,广州市黑臭河涌整治成效明显。首批报入平台的35条黑臭河涌基本实现“长治久清”,第二批报入平台的112条黑臭河涌,经市复评已有104条达到“初见成效”,剩余8条还未达到“初见成效”,分别为番禺区的桔树涌、黄编涌、大山东涌、大山西涌、涌口水闸涌;白云区的环滘河、棠景沙涌、罗岗涌。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国考鸦岗断面氨氮浓度(0.87mg/L)较去年同期(3.98mg/L)下降78%,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标准。
5月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广州从去年的倒数第11,成功退出水环境质量排名倒数30位城市名单,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5月13日,市统计局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市民认为建设美丽宜居花城过程中成效最为显著的工作是“黑臭河涌治理”。同时,广州市的河长制工作、“四洗”、网格化治水、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经验和做法得到了水利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认可。
“压实”河长制,推动黑臭河涌治理见成效
据悉,目前广州有河长3030名,湖长828人,自然村河段长3296名,创新设置九大流域河长,实现河长湖长全覆盖,形成 “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水陆共治”的良好工作格局。配套出台了河长会议、督察、巡查等工作制度近30项;完成了河长公示牌设置、河湖名录编制及电子标绘等基础性工作。各位河长结合实际,按照“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雨污分流”的原则,推进“四洗”行动,坚持“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的技术路线,全面推进黑臭河涌治理。2019年以来,全市市级河长巡河22人次,区级河长巡河2833人次,镇街级河长巡河22985人次,村居级河长巡河139875人次,巡河22.84万公里。河长上报问题23484个,办结21055个,办结率达89.66%。
特别是,通过“掌上治水+强化问责”手段,压实了河长责任,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在“掌上治水”方面,逐步建立起“五位一体”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即通过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一体),整合各种基础数据,利用桌面PC、移动APP、微信、电话及门户网站等五种不同终端形态(五位),面向各级河长办、河长、职能部门、公众等用户,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纬度、不同载体的查询、上报和管理服务。通过建立“河段—河长—问题—水质”四个关联的履职评价体系,全方位量化分析、科学客观评价河长工作绩效。消除了零巡河、零上报问题现象。2017年第四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河长人均上报问题数从0.7个提升至4.8个,河长人均巡河次数从46.3次提升至70.8次。实现了由“形式履职”向“内容履职、成效履职”转变。
据了解,广州市还通过宣传正面典型曝光负面案例、投放治水公益广告、开展主题宣传、聘请 “民间河长”、组织党员认领河湖等系列举措,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治水工作。目前已涌现出既是龙舟队、又是护河巡逻队的车陂女子凤船队,自测水质、每天巡涌的“乐行驷马涌”以及来自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广州市现有民间河长1119人,3972名党员认领559个河湖,成立165支2087人参加的护水队。同时,市水务局还在探索河道警长制的的新模式,如海珠区全区18名派出所所长作为河道警长,带领基层公安干警,并联合其他治水力量,采取日常巡逻、与村居河长联合巡河等形式,参与到辖区内的河长制工作及水环境治理中,成效显著。
在强化问责方面,今年一季度,市区两级对154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人员作出了问责。4月,根据2月份个别黑臭河涌水质反弹情况,市河长办对部分区级河长进行了谈话提醒,要求各区级河长履行主体职责,分析黑臭反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河涌持续保持不黑不臭。
#p#副标题#e#
“网”住源头护绿水,以“绣花”功夫管水治水
据介绍,今年,市水务局也将网格化管理运用到治水工作中来,按照“小切口,大治理”的理念,依托全市19660个社会治理网格,建立起以网格为单元的治水体系,有效完善了治水工作中“全覆盖-可追溯-可倒查”的责任体系。具体来讲,通过在每张网格作战图中明确标注“散乱污”场所、违法建设、垃圾黑点、非法排口等内容,绘制网格作战图19660张。建立网格员发现问题,河长解决问题的机制,由各村(社区)负责人、网格员挂图作战,持续开展摸查、整治工作,并及时通过“广州河长APP”上报整治、销号工作情况。
截至5月15日,广州市已落实17810个网格,共计16826名网格员, 全市2712个村(居)开展了污染源数据,占全市村(居)总数的99.56%;村(居)上报污染源总数为48244个,其中水体9771个,“散乱污”场所10625个,临河违建2665个,畜禽养殖场704个,排水口7086个,垃圾黑点17393个。
按照“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思路,广州市以村(居)、网格为基本单位,绘制源头减污作战图,理清网格内污染源存量,实行逐个击破。组织开展了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工作培训17次,合计培训5300余人次,对多个地方的污染源查控工作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督促加快源头减污工作进度。目前,列入第一轮(1月10日-4月.10日)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整治任务的5826个污染源,已整治销号5792个,整治率为99.42%。4月10日开始的第二轮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整治销号量为3762个,截至5月15日,全市已完成2922个整治销号任务,整治率为77.67%。
接下来市水务局将持续开展网格化源头减污挂图作战工作,并采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的形式,对“散乱污”场所、临河违建、垃圾黑点等污染源逐个整治,直至销号。二是加强网格员和典型排水户巡检员的培训,全市11区每区至少完成1次培训。三是加强污染源现场查控,督促各区持续开展上报和整治。四是在全市划分19660个网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格长、网格员的力量,对网格内污染源实施“地毯式”摸查和整治。#p#副标题#e#
先 “肠镜”再 “微创”手术 修复排水管网
据了解,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广州市全面开展“四洗”行动(“洗楼”“洗管”“洗井”“洗河”)。以“手术式”治理手段,全面清除“散乱污”场所和黑臭河涌范围内的违法建筑,做到“靶向施策”,实现“污水入厂、清水入河、清污分流”。
截至2019年4月底,全市各区共出动“洗楼”人员74.34万人次,摸查建筑物170万栋,共摸查出污染源17.8万个(其中涉嫌“违散乱污”企业7.15万个,已清除6.78万个)。
如果说“洗楼”相当于排查病症,那么“洗管”、“洗井”则是给排水管照“肠镜”,再做 “微创手术”修复了。
开展“四洗”工作以来,广州市率先在白海面涌、沙坑涌开展试点工作,对上述两涌流域范围内155.78公里污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洗井”“洗管”,发现功能性缺陷828处、结构性缺陷456处、存在河水倒灌问题的排水口2处。对此,市水务局列出问题清单,市净水公司、区水务局对症施策,通过管网疏通、结构性缺陷修复、排水口整改等措施,恢复了排水管网功能,减少了污水管网污水溢流、河涌水倒灌、地下水渗入等问题,使龙归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量由5万吨增加到14万吨,进厂COD浓度大幅提升。
2019年1-4月,共计洗管约3936公里,洗井约14万个。“洗河”是指采用人工、机械等措施,清理河岸、河面以及河底的垃圾和淤泥,使河道整洁有序。2019年广州市计划洗河1188条,1-4月全市有878条河道开展“洗河”工作,清理河道垃圾、杂物2.63万吨,清理河岸立面2528.63万平方米。
#p#副标题#e#
“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一是上面所提到的全面推进“洗管”、“洗井”。
二是实施“清污分流”,着力整治合流箱涵。对沙河涌、景泰涌、车陂涌等流域开展了清污分流试点,杜绝山泉水进入、河湖水倒灌,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实现源头污水减量、河道减污,污水处理进水浓度大幅提升。以猎德污水厂及其服务片区为例,整治前,存在管网高水位运行、外水进入、进厂污染物浓度较低、片区内有16条黑臭水体等问题。经过管网错混接整改、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洗井洗管等一系列工作后,猎德污水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提升约100mg/l,提升幅度40%以上,其服务范围内的沙河涌、员村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于河道补水。结合污水厂布局优势,利用污水厂出水透明度高、溶解氧高、氨氮含量低的特点,将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补入河涌,流域内的沙河涌水质改善明显,保障了河涌的生态流量,恢复了水生态系统。
四是强力推进污水厂提质增效。2018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99mg/L、18.52mg/L。2019年第一季度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26mg/L、19.25mg/L。其中,进水COD浓度同比提升10.84%;进水氨氮浓度同比增长3.9%。污水处理总水量、COD削减量、氨氮削减量同比分别增长9.08%、23.18%、11.26%。
市水务局清醒地认识到,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工程,当前阶段性的成果还是非常脆弱,广州在国考、省考断面达标工作依然艰巨,仍有8条黑臭河涌没有达到“初见成效”的基本要求,涉河违建、“散乱污”治理历史欠账太多,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部分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
责任编辑:黄楚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