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广州公布详细方案 2022年底建成逾千公里碧道

发布时间:2019-05-29 14:27:1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赞亮 通讯员 赵雪峰 报道)广州要在2022年底前建成1000公里以上的碧道,营造“水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5月29日,广州市河长办公布了《广州市碧道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首次披露了全市碧道建设的详细内容。

碧道兼顾治水、治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碧道分为都市型、城镇型、乡村型、自然生态型四种,是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公治,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达造“水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好窗口。

碧道与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绿道又是什么关系呢?广州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串联、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游憩和交往空间。碧道建设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水为主线,强调以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为基础,通过统筹蓝、绿、红三线建设布局,优化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格局。碧道除了为群众提供健身、休闲、观光、亲水的场所,还兼顾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城市风貌的功能,其建设内容不仅包括岸边慢行系统、景观带、文化节点建设,同时考虑行洪安全、排污口整治、水源地保护、海绵城市建设、科普教育、滩地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营造等因素。

根据《广州市碧道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碧道建设坚持六大基本原则——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开展建设。

2. 坚持以碧水为魂,保护和治理好江河湖库各种水体。

3. 坚持以安全为前提,确保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人的活动安全。

4.坚持系统治理,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水里、岸上各种生态要素及上下游、左右岸开展系统治理和建设,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河湖环境。

5. 坚持与文化景观相结合,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将美丽河湖建成传承地方民俗风情的新节点、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的新载体,丰富碧道的内涵。

6.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相关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杜绝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

#p#副标题#e#

以珠江为主脉构建广州碧道主廊道

广州市现状河道1368条,总长度约5500公里,水库368宗,主要生态调蓄湖12个,全市水面率10.15%,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8%,森林覆盖率42%,建成公园247个、森林公园90个、湿地公园19个、风景名胜区4个。广州碧道建设以河湖水系为载体,形成“一条主脉、两条支线、三大片区、多个节点”的空间总体布局,构建三纵三横骨干网。

一条主脉。以珠江为主脉,打造西航道、前、后航道、黄埔航道、虎门水道生态脉络,构建广州碧道主廊道。

两条支线。主要以流溪河、增江为两大支线,支撑广州生态格局。

三大片区。北部山水碧道区:以从化、增城的流溪河、增江为主,体现广州山水园林特色。现代都会碧道区:依托中心城区的发展,碧道展现广州现代化特色、风光名胜,人文景观荟萃,是展现广州特色的新名片。南部水乡碧道区:南部水乡主要为番禺、南沙等网河区,碧道主要体现广州农家田园水乡和滨海特色,展现新区魅力。

多个节点。广州市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水资源调配与利用能力、城乡防灾减灾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一大批生态节点遍布全市,为碧道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广州碧道将充分挖掘广州本土文化,串联重要生态、景观节点:珠江主脉串联荔湾湖、东山湖、南海神庙、莲花山、南沙湿地公园等,营造特有的南粤自然人文风光;流溪河支线串联流溪河森林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塔、白云湖等,展现广州特有的生态魅力;增江支线串联挂绿湖、增江画廊等,彰显广州秀美河山。广州碧道建设将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空间布局。

碧道建设纳入河长制考核 利用大数据、5G通信、碧道APP等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广州市碧道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将按照“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全面建成”的目标要求,稳步推进广州碧道建设,建设广州碧道1000公里以上,打造广州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江河安澜的行洪通道、诗情画意的休闲绿道、浓郁乡愁的文化驿道和生态活力的滨水经济带。

到2019年底,编制完成全市碧道建设规划,制定出台碧道建设指导性文件。各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河湖开展试点建设工作,总结提炼经验。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原则,2019年底前,各区分别完成一条长度不小于5公里的碧道试点建设工作。

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不同地区建成特色鲜明的碧道,形成“千里长卷,最美广州”,成为展示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亮丽名片。

到2025年底,全市河湖水质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河湖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风貌。

据悉,碧道建设坚持市级统筹、各区负责实施。市河长办每年年初向各区下达建设任务,各区根据下达的任务选择具体的河道开展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验收;市级对各区的碧道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确保按计划有序推进。同时探索运用土地、规划等政策,引进多种社会投资主体,引资引智引技,共同参与碧道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5G通信、碧道APP等先进手段,提高碧道的管理维护水平,提升市民使用体验。

广州市河长办表示,全市各级要把碧道建设作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举措,按照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市河长办每年会同市水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碧道建设考核工作,作为河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p#副标题#e#

各区碧道建设试点任务表

序号

行政区

碧道试点名称

碧道长度(公里)

 

广州市

 

103.98

1

越秀区

东山湖

5

2

荔湾区

花地河

5.2

3

天河区

车陂涌

5

4

海珠区

海珠湿地

5

5

白云区

良田坑

5

6

黄埔区

乌涌

6.4

7

番禺区

南湖水库、七盏灯水库

6

8

南沙区

蕉门河、凤凰2#湖

5

9

花都区

新街河

6.68

10

从化区

流溪河、鸭洞河、牛拦河

48.4

11

增城区

增江

6.3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