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12时,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饶平县渔船纷纷扬帆出海。这两天,首批渔船载着满仓渔获归港,码头瞬间被鲜活的海产与丰收的笑语填满。开渔的丰硕成果,不仅让渔民尝到生态保护的甜头,更展现了该县以休渔护海、深耕“海上牧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开渔后首网便迎来丰收,渔民们忙着将刚卸船的鱼获装筐,脸上的笑容藏不住丰收的喜悦。渔港内,渔船陆续归港,甲板上满是鲜活的鱼、虾、蟹,空气中弥漫着海水与渔获的清新气息,呈现热闹的景象。渔民们一边忙着分拣装筐,一边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开港渔获还是不错的,有带鱼、枪鱼等很多品种,休渔期,能有时间让鱼儿生长,就比较有收获。”“现在海域环境还是不错的,收成也不错的,相当好。”“我们17号出去,今天才回来,种类很多,有‘划鱼’等多个种类。”
渔获满仓的背后,是休渔政策筑牢的生态根基。经过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饶平县海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渔业资源显著恢复。为守护好这片“蓝色粮仓”,休渔期间全县强化执法监管“不松懈”,累计检查并整改安全隐患66处,查扣违法违规渔船10艘、涉渔“三无”船舶29艘,形成了“不敢捕、不能捕”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生态保护与修复同步推进。休渔期内,饶平县开展生态补偿和增殖放流活动,投放黑鲷20万尾、黄鳍鲷10万尾、斑节对虾1300万尾,为海洋“输血增氧”。
在守护野生资源的同时,饶平县持续深耕“海上牧场”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养殖设施“木改塑”升级工程。如今,升级后的“海上牧场”不仅成为该县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更成为“百千万工程”中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饶平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管理股股长黄志浩介绍:“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疏近用远的生态发展的理念,还有结合省市关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一些工作部署要求,大力推广‘木改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饶平县累计拆改木质鱼排达到了2.8万格,然后改建造新型塑胶网箱达到1.6万格。同时,鼓励养殖大户,往深深沿海发展重力式深水网箱,目前有十几家养殖企业累计投放重力式深水网箱达到520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县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高质量发展。”
从开渔日的渔船扬帆出海到归港时的渔获满仓,从海洋生态的持续改善到“海上牧场”的蓬勃发展,饶平县正以生态优先的理念,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到实处。
接下来,饶平县将继续按照省市关于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通过养殖办证、养殖保险,金融贷款支持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积极动员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到养殖网箱“木改塑”工作,进一步推动饶平县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郑雪云 饶平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