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8月以来,南沙街道持续发力,通过点位优化、宣传强化以及科技赋能等多措并举,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点位优化提品质,设施升级焕新颜
针对辖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布局冗余、布局不合理、群众反响较大等问题,南沙街道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因地制宜实施“撤、并、改”优化方案,累计撤并37个冗余投放点,调整54个投放点模式,更改4个投放点位置,有效解决资源浪费与空间占用问题。同步推进硬件升级,为裸露垃圾桶加装桶罩隔绝异味,打造整洁卫生的投放环境。
根据实际垃圾量与转运效率,将部分投放点升级为集投放、暂存、中转于一体的厢房式站点,有效解决垃圾满溢、清运滞后等难题。科学规划与硬件改造双管齐下,打造整洁、便民的垃圾分类新场景。
多元宣传齐发力,引领分类新风尚
为深化居民分类意识,南沙街道组建专业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开展“入户指导+主题宣传”双轨行动。志愿者深入小区、商铺,通过现场教学、分类实操演练等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与技巧,解答居民疑问;结合“趣味环保日”“分类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以互动体验增强居民参与感。
此外,持续推广“厨余积分兑礼”活动,居民通过正确分类厨余垃圾累积积分,可兑换实用礼品,激发居民的分类积极性。辖区垃圾分类知晓率与满意度显著提升,绿色生活理念渐入人心。
科技赋能强监管,智慧治理促长效
以科技为支撑,南沙街道构建“AI+人工”智能监管模式。通过AI智能识别系统,实时监测各投放点垃圾满溢、乱投乱放等问题,实现无人化定向检测,提升督导效率。
同时,安排专人专岗进行线上监控,实时督导分类指导员值守情况,发现问题后立即向物业发送整改提醒,确保问题在限定时间内闭环解决。通过“云督导”“云调度”的智能监管模式,突破传统巡查局限,精准定位问题、快速响应处置,形成“智能监测—实时调度—高效整改”的闭环链条,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
未来,南沙街道将持续深化宣传培训,优化科技应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全民参与、精准分类、智慧管理”目标迈进,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区贡献力量。(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