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探寻广州城市更新样本,聚龙湾片区展现独特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14 14:45: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13日上午,“广州城市更新媒体采访调研”活动走进荔湾区聚龙湾片区。此次调研线路涵盖聚龙古村、涌口电排站、毓灵桥、聚龙湾城市展示中心、珠江碧道亲水平台以及聚龙湾咖啡厅等,全方位展现了聚龙湾片区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的成果与特色。

聚龙古村建于清代光绪十五年,由台山邝敬贺、邝敬赓、邝敬赍三兄弟购地建造,是广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民居建筑群之一 。这里融合了开平碉楼和西关大屋的特色,楼房按“井”字型规划建设,格局清晰规整。房屋坐北朝南,趟栊门、窗楣灰雕以及中西合璧的阳台设计,无不彰显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如今,部分房屋被改造为工作室、文化空间等,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生活气息。近年来,政府还在周边增设了游客中心、母婴室等便民设施,为古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涌口电排站建于1958 - 1962年,是广州现存极少数完整保留的人民公社时期水利设施,承载着新中国初期兴水利农的集体记忆,2011年被列为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这座二层红砖建筑,地下抽水池通过混凝土拱门引纳河涌水流,二层设休息室,露台与阳台错落有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它抵御了多次自然灾害,保障了农业生产。2023年启动活化计划,2025年1月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如今已变身为大冲口历史文化馆,结合艺术展览、文创空间等复合业态,让历史建筑重焕生机。

毓灵桥横跨大冲口涌,始建于清代中叶,桥名取“钟灵毓秀”之意。桥长25米,宽2.04米,由15节宽厚石条组成,2个桥墩呈船形,桥栏由石板和石柱镶嵌而成,整座桥结构紧密,造型古朴。历史上,毓灵桥是重要交通要道,北接省佛大道,南通南海平洲,清朝时两岸商业繁华,文化发达,士子衣锦还乡乘船经此,使其有了“龙门”之称,也是龙舟竞赛的终点。虽历经沧桑,曾遭日军破坏,但经过保护和修缮,如今已成为古桥流水、绿树成荫的一景,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聚龙湾城市展示中心由建于1950年代的冲口仓改造而成,保留了红砖外墙、原木房梁等人字山墙的建筑特点。仓前广场用冲口仓拆卸的红砖铺设,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时空对话。该展示中心荣获亚太区首个SITES铂金认证等多项世界级奖项,成为展示聚龙湾片区发展规划和城市更新理念的重要窗口。

珠江碧道亲水平台充分利用了聚龙湾片区坐拥中心城区一线江岸的资源优势,为市民提供了亲近珠江、享受滨水风光的空间,也进一步提升了片区的生态环境品质。而聚龙湾咖啡厅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场所,让人们在感受城市更新成果的同时,也能享受片刻宁静。

聚龙湾片区项目以珠江产投为实施主体进行全周期开发管理,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为地区规划师。该项目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利用。通过引入太古地产,投资超100亿元建设合作开发大湾区首个滨水太古里项目。今年底,聚龙湾太古里一期有计划可能开业,届时会引进顶级品牌的快闪店、轻奢时尚品牌及新型餐饮等业态。

此次媒体采访调研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到广州市在荔湾聚龙湾片区更新改造中,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修缮、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创新业态的引入,积极探索城市内涵式发展新路径,为建设“创新、宜居、绿色、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