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短视频平台官方客服,系统显示您开通了直播带货会员服务,若不及时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1000元。请按指引操作取消……”这是冒充平台客服诈骗的典型话术,常令热衷刷短视频、看直播的人受骗。近日,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分局在当前开展的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社会面防控“百日行动”中,凭借精准预警和高效联动,成功阻断一起此类诈骗,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8月4日11时许,荔湾区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家住富力路某小区的陈先生疑似接听了冒充平台客服的诈骗电话,存在被骗风险。反诈民警电话联系陈先生未果,立即指令南源派出所民警上门劝阻。
民警迅速赶到陈先生住所,只有其妻子陈太太在家。民警说明来意并详细了解情况,得知陈先生正在位于中山七路的单位上班,民警尝试拨打其电话,但仍然没接通。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陈太太开始焦急起来。“请放心,我们已协调反诈中心安排其他民警赶往您丈夫的单位。如果您联系上他,务必提醒他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验证码!”民警安抚陈太太的情绪,并上报情况。
民警离开后,陈太太还是放心不下,冒雨去找丈夫,刚进丈夫单位的大门,就见到金花派出所的民警已赶来。时值午休,民警请单位保安人员先去找陈先生传话。保安人员返回反馈称敲门无人应答。
陈太太和民警感到惊讶,“这就更让人担心了,我们还是直接敲门进去看看吧。”民警不放心,于是和陈太太一起来到陈先生休息的地方,陈太太拧开房门,发现丈夫正在屋内。“有没转账?有没提供验证码?”民警着急地问陈先生。得知没有,“太好了,没事就好!”民警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经进一步了解,陈先生接到自称“短视频平台客服”的来电,对方称陈先生“已开通直播带货会员”,如不取消将每月自动扣费,逾期未扣将影响征信。对方先提供了一套无效的取消操作指引,企图增加陈先生的心理压力,进而诱导其通过“人工协助”下载其他APP并进行下一步操作。荔湾区反诈中心精准预警,果断启动联动劝阻机制,指令民警火速上门劝阻。通过多警种高效联动,成功在转账发生前阻断了这起电信网络诈骗。
当天晚上,陈太太回想白天的经历,心情仍难以平静。中午时分,南源、金花两个派出所的民警舍弃休息,冒雨上门,只因担心群众财产安全,与骗子争分夺秒,阻断诈骗,也不知道民警们当时有没时间吃午饭。想到这,陈太太连夜在“平安厅”信箱留言:“点赞广州警察急百姓之急,出警迅速,耐心负责,让我们安心!感谢人民警察!”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荔湾警方一心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高效联动能力的衷心称赞和感谢。
诈骗套路解析
第一步:冒充平台客服。声称事主开通了“短视频平台直播”“短视频平台电商直播”功能,如不关闭将连续12个月每月扣费,扣费失败会影响征信。
第二步:联系“客服专员”。骗子诱导事主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电话等方式联系“客服专员”线上关闭此服务,以“核实账户”“验资”为由,要求事主将银行账户内的资金或在网贷平台、银行APP上申请的贷款转入指定账户之中。
第三步:下载会议软件。“客服专员”以指导操作为由,诱导事主下载会议软件,并配合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第四步:诱导不断转账。随后“金融专员”以事主“操作失误”“审核失败”等理由,诱骗事主不断往指定账户转账,直至掏空事主钱包,事主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
第一、不要轻信自称“客服”的陌生来电,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不要添加陌生QQ和微信、下载陌生软件。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请务必向官方平台核实。
第二、凡是以远程办理业务为名,要求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发送验证码、人脸识别、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
第三、一旦发现被骗,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报警求助。(陈赞亮 通讯员吴木荣 张毅涛)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