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白云区五大“美丽工程”全面竣工,绘就绿美生态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8-12 16:03: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通讯员供图)

近日,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了解到,在《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工作方案》落实过程中,涉及白云区的5项重点工程已经高质量完成,累计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500亩、森林抚育提升2400亩,建成碧道16.06公里,保育水生植物110余种。这些项目的建成,不仅显著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更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游憩和科普教育空间。

山水融合:全面提升白云城市品质

据介绍,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工作方案》部署了48项重点项目,其中涉及白云区的共有5项重点工程,包括2个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2个碧道建设工程和1个水生专类植物展示园建设项目。

其中,在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上,白云区积极响应广州市“绿核融城、翠环连山”的生态空间布局,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及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两大工程,通过科学抚育、林分改造及多彩森林建设,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目前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500亩、森林抚育提升2400亩;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已完成130亩,为广州“一万公里慢行游憩空间”增添绿色动能。

另外,白云区以水为脉,推进珠江西航道(白云段)和白云新城排渠两大碧道工程建设,构建“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观。其中珠江西航道(白云段)碧道聚焦水安全强化、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与滨水游憩系统构建,以“休闲西航,双道合碧”为主题,通过堤岸整治与生态修复,打造11.4公里滨水活力带,重塑滨水活力廊道。

而白云新城排渠碧道则以渠道景观为载体,巧妙融合堤岸整治、河道清淤、生态框安装、挡土墙建设、水生植物种植等,整治生态岸线4.66公里、修复水生态面积28250平方米、升级沿河人行道,生动映衬新城秀丽景色与深厚人文底蕴。

科普创新:开启水生植物园自然之窗

白云湖水生专类植物展示园作为区域生态建设亮点工程,投资220万元打造特色水生植物保育基地,保育了香蒲、水葱、美人蕉、千屈菜、荷花等特色水生植物110余种,沿湖岸以景观形式,打造崇廉园、揽湖观舞、东亭看云、众星拱月、龙舟竞渡等环湖景点,成功塑造了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于一体,融合湿地特征与岭南水乡风格的水生植物风景区。

这里不仅精心保育与展示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景观,还深入挖掘其独特文化内涵,通过增设科普路径、植物铭牌及专业讲解服务,将水生植物保育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通过联合科研机构推动成果转化,打造“科研-展示-教育”三位一体平台,推动形成可复制的城市生态智慧治理样板。

据介绍,在高质量完成市级“美丽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白云区立足区域特色,印发实施《广州市白云区打造美丽中国城区样板工作方案》,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五大示范样板,建立首批13个白云特色重点项目库,目前已完成8个。同时,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区政府联合印发《广州市白云区推进美丽健康园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协同推进全国首个生态友好型美丽健康园区建设。

从科学修复的森林提质,到水清岸绿的碧道建设,再到寓教于乐的水生科普园打造,这一系列工程既是生态修复的切实举措,也是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更是提升人居环境的惠民实事。白云区将持续高位推动、压茬推进美丽白云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城区样板,为广州建设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作出白云贡献。(陈赞亮 通讯员杨黛清)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