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大岭山镇的杨屋村,一场关乎村民健康的防蚊防疫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村里根据不同居住环境的特点,创新推出了“信息互通、行动合力、服务下沉”的多方联动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防蚊防疫工作,守护着每一位村民的健康。
信息互通,无缝对接隐患排查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下,杨屋村的网格微信群里就准时响起了防疫提醒。“今日镇疾控中心在杨屋村检查时发现,部分果园内种果树、养鸡区域存在积水情况...”这样的消息,每天都会精准地传递到每一位村民的手机上。通过即时通讯群,杨屋村与辖区内所有网格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互通,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也得以迅速传播。蚊虫容易孳生的重点区域,如雨后积水坑、闲置容器、绿化带落叶堆、排水沟渠等,都被精准标注。一旦发现问题,村民、网格员和保洁员能在第一时间响应,真正实现了“信息秒传、隐患速清”。
“以前发现积水要层层上报,处理起来特别慢。现在可方便多了,在群里一发消息,很快就有人来处理。”村民李阿姨感慨地说。
行动合力,全员参与成效显著
天刚蒙蒙亮,杨屋村的田间地头和居民小区里就出现了一支支“村民 + 志愿者”的联合清洁队伍。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手持工具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有的拿着铁锹疏通淤堵的沟渠,有的认真清扫卫生死角,还有的身背喷雾器,在公共区域仔细投放灭蚊药剂,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在行动中,村民们不仅积极参与清洁工作,还热情地分享自己的驱蚊妙招。用艾草驱蚊、自制防蚊药包等方法,既环保又实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志愿者们将这些妙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一些屋顶等不易接触的积水区域投放自制防蚊药包,从源头上遏制蚊虫滋生。
杨屋村聘任干部何伟伦表示:“防蚊防疫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他积极推动搭建网格微信群,让信息传递更加顺畅。他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合理规划清理重点,还鼓励大家相互交流驱蚊技巧。
服务下沉,重点群体温暖护航
“阿婆,这是给您的蚊香和万金油,记得每天傍晚点上蚊香,睡觉前擦一点万金油,这样就能防蚊虫叮咬啦。”针对村内老人、小孩较多的家庭,杨屋村开展了“送服务上门”活动。
何叔拿到物资后,激动地连声道谢:“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出门买这些东西不太容易。现在他们把东西送到家里,还教我怎么防蚊子,真的太贴心了!”这样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怀,也让整个村子充满了温暖。(黄楚芳 大岭山宣教办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