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严度是底线,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法治的温度是延伸,让公平正义可感可及。法治温度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从青少年的“法槌体验”到矫正对象的“心理重建”,从跨域救助的“生命托举”到司法改革的“民生回应”,法治温度的本质是让法律从“文本”走向“生活”,既守护公平正义的底线,又传递人文关怀的暖流。
罗定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服务理念,以搭建法治工作“四梁八柱”架构为抓手,大力推进高质量的法治罗定、平安罗定建设,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以“夜访”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既体现法律的严度,又体现法治的温度,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7月28日晚,罗定市附城街道司法所与罗定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局)联合开展了夜访行动,深入探访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生活与心理状况,旨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引,赋予他们重新启程的勇气与力量。
此次夜访的对象之一是一名刚结束初三学业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面对中考成绩的不理想,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未来感到极度迷茫。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求学深造,这一抉择如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针对这一情况,司法所和社区矫正局的工作人员与他及其家属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他的想法与顾虑,详细分析了继续求学与就业各自的利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需求,他们让这名未成年人和家属认识到,知识积累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并鼓励他不要因一次考试失利而气馁,要勇敢面对挑战,为未来奋斗。通过此次交流,这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逐渐明确了自身方向。
另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正在中专一年级就读,然而父亲患病,家逢骤变,使他面临退学的困境。在家访中,工作人员发现家长与子女间的日常沟通存在严重问题。面对儿子的退学困境,家长显得焦虑无助,而孩子因与父母缺乏有效沟通,内心充满委屈与迷茫。工作人员敏锐捕捉到这一问题,随即与家长和孩子进行了细致的交谈。他们不仅分析了当前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还引导家长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多倾听孩子心声,给予更多支持与鼓励。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家长与孩子关系逐渐缓和,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始重新审视学业与职业规划。他意识到,尽管家庭遭遇变故,积极提升职业技能,并定期向父母汇报职业规划,逐步建立责任感与目标意识。
司法所和社区矫正局的这次夜访行动,远不止一次简单的走访,更是一次充满温情的关怀与有力的引导。通过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的深入交流,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这些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让他们在司法的关怀下,踏上健康、积极的人生道路。(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