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韵经典》丛书。(李剑锋 摄)
8月10日上午,“书香黄埔·文脉相传”系列活动暨2025年度第三场“文学阅享会”季度交流活动在黄埔区图书馆香雪总馆成功举办。现场座无虚席,黄埔区作协、黄埔诗社会员、广大读者等近百人参与。
诵读爱好者首先朗诵了不久前正式发布的《黄埔古韵经典 古诗文卷》优秀诗文。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黄埔诗社社长刘荣基分享了此书创作出版的过程。
据悉,《黄埔古韵经典》是由黄埔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政协文史委、文广旅局、文联共同编撰的丛书,涵盖《古诗文卷》《古书画卷》《古遗存卷》《古民居卷》《非遗民俗卷》五卷。丛书以“古韵”为魂、“经典”为脉,首次系统梳理了新石器时代至民国初期的黄埔文化瑰藏,汇集百万字文献与数百帧光影交织,立体勾勒了黄埔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岭南文化重镇与近现代革命策源地的历史坐标。
“《黄埔古韵经典·古诗文卷》既是古代文化名人书写黄埔风物人情的诗文合集,也是古代黄埔文脉绵延发展、兴旺繁荣的历史见证。”刘荣基表示,本书收录自唐代至清代的作品共113件,其中诗词97首(组)、文赋3篇、楹联13副,时间跨度长达1300余年。“读者们可以领略语言、音韵和意境之妙,想象古代山水人文风光之美,更可以见证历史,追昔抚今,展望未来,激发人们奋力前行,建设幸福美丽家园。”
活动现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黄埔区作家协会理事赵凯分享了他的长篇小说《马说》。此长篇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在《中国作家》2012年第5期发表,被《中华文学选刊》选载,获得辽宁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
《马说》以老马“火龙”的视角展开,聚焦农村机械化进程中马被遗弃的现象,反思古老农业文明的式微,同时借马的爱情史隐喻现实及残疾人处境,寄托美好企盼,引发对人类生活中消逝之物的思考。
“我描绘了马与主人相依为命的过往,如共同耕作、主人与马同拉重物、过年给马送饺子等细节,展现了马的忠诚、豁达与无奈。随着时代变迁,马这个角色渐渐被拖拉机等机械取代,火龙作为上河村最后一匹马,最终走向雪野化为‘雕像’。”赵凯生动讲述了《马说》创作过程,以独到细节塑造“有思想的老马”。现场会员和读者代表无不沉浸于赵凯幽默风趣的描述当中。
在互动环节,读者迫不及待与主讲嘉宾对话文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创作体验,现场气氛在知识的碰撞中燃起来。
据了解,“诵读经典+名家分享”是黄埔区文学阅享会的品牌特色。活动在2023年3月启动,至今已举办十一场。先后请知名作家为广大读者文友介绍了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儿童文学、科幻小说、诗词创作等文学体裁创作的方法,对十余本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做了阅读推广,两年来惠及线上线下群众80余万人次。过去的近两年半时间里,主承办单位工作人员精心策划组织了每一场活动,并引领区作协会员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作品,文艺赋能作用受到专家肯定和群众欢迎。
“三年来黄埔文学阅享会取得了可喜成绩,希望继续群策群力,大力推广《黄埔古韵经典》,继续办好文学阅享会,讲好黄埔故事,传递广州开发区声音,为繁荣黄埔文艺做出应有贡献。”黄埔区文联三级调研员、副主席张骞表示。(陈赞亮 通讯员郑嘉俊)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