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

饶平汤溪居豪村四措并举焕新颜 推动典型村培育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08-07 15:47:1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饶平县汤溪镇居豪村抢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机遇,以环境整治筑基、产业发展造血、文旅融合塑魂、社会动员聚力为抓手,成功实现了村居环境的华丽蜕变。

环境整治筑基,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突破口,由村干部及党员带动广大村民群众全面清理主次干道“脏乱差”现象,并逐步整治范围由主次干道延伸至村内巷道、房前屋后、老厝区等疑难点位,推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针对部分群众不理解和抵触情绪,落实驻村工作组联合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村民心声,用真诚和决心赢得村民的信任与支持,有效引导带动村民共同开展环境整治,为清拆工作奠定坚实群众基础。今年来,累计拆除危旧房屋、残垣断壁、违规搭建物26处,清理乱堆乱放、垃圾杂物超250处,规整强弱电线路11公里。同时,注重拆建并举,因地制宜对拆后闲置土地进行改造提升,建成“四小园”等景观节点14处,种植观赏苗木126株。

产业发展造血,激活富民兴村新动能。立足村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青梅、茶叶、橄榄等传统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及电商销售业,着力构建“种养-加工-销售-服务”全链条模式,推动农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积极盘活沉睡资源,充分利用闲置校舍资源,改造建设茶厂并对外发包运营,并通过“合作社+农户”新模式,优先收购本地茶农鲜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同时,探索开展“光伏创收”模式,利用村公用设施屋顶,建设光伏发电设施300多平方米,每年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至4万元,让“阳光资源”成为“长效收益”。

文旅融合塑魂,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依托丰富梅林资源,结合本土乡村风貌,投入700万元实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对居豪文化广场进行绿化美化,建设观梅亭、赏梅小径、景观池等休憩节点,并配套戏台、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文娱设施,有效拓展村民休闲生活空间,大大提升村庄生态宜居水平。聚焦打通“文旅融合”脉络,扎实推进村内道路和环村路硬底化、黑底化改造,并提升沿线整体风貌,打造农产品小商贸街,为村民摆摊销售推介咸水梅、五指毛桃等农特产品提供场地,既便利村民生产生活、交通出行,又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力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同时,利用村口原村址、闲置校园围墙拆除后腾出的空地,建设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近100个,有效缓解旅游旺季“停车难”问题。

社会动员聚力,营造共建共享浓氛围。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动员企业、热心乡亲等通过捐资捐款捐劳参与村内建设、清脏治乱等工作,汇聚起乡村治理合力。如,在东塘小村进村道路升级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难题,村“两委”干部积极创新思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探索出“项目施工方、村集体利用自有资金及部分奖补资金、热心乡亲等群体自愿捐赠”“三方共担补缺口”有效模式,共同承担建设资金缺口,有力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切实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同时,强化组织引领,先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庄保洁等规章制度24项,并健全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创新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能力。(郑雪云 供稿/供图:饶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