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小问题大民生,垃圾分类实事暖万家——南沙区精准施策破解投放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06 13:13: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以前大件东西塞不进,只能乱投,现在方便又干净!”来自南沙区万顷沙镇的居民陈姨感慨,据悉,南沙区已有400个660升的大型可回收物收集箱悄然上岗,居民们不再为旧纸箱、大件物品堵塞投放口而烦恼。近期,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各镇(街)开展民生办实事专项行动,以“办实事”为标尺,量出了城市管理精细化治理的温度与智慧。

痛点即起点:把脉问诊解民忧

东涌镇的东涌花园露天投放点则因设施简陋饱受蚊虫异味之苦;黄阁镇、榄核镇的老年居民面对“四色桶”常感困惑;珠江街因选址争议甚至引发冲突。这些看似琐碎的“小麻烦”,正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关键细节。南沙区深谙此理,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实事清单”,靶向发力。

精准开方:小改造撬动大效能

聚焦硬件短板,一场场“微改造”在社区悄然落地:万顷沙镇在可回收物量较大的点位增设660L大型回收箱,从源头化解“塞不进”的尴尬;东涌镇、港湾街、南沙街道对投放点“动手术”,利用空地升级改造为封闭式厢房,遮雨、防异味功能兼备,彻底告别脏乱差。

温情破障:入户入心解“银发”之忧

黄阁镇、榄核镇和大岗镇的社区工作者与垃圾分类志愿者,带着图文并茂的简易手册走进老人家中。他们坐在老人身边,拿起厨房里的菜叶果皮、客厅的旧报纸药瓶,用最朴实的家常话讲解:“能沤肥的烂菜叶是厨余垃圾,包它的塑料袋得扔其他垃圾桶”。针对老人最易混淆的药品、电池等物品,反复耐心讲解。通过持续“零距离”入户,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对四类垃圾的辨识准确率。

柔性协商:化解矛盾促和谐

当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成为邻里纠纷的导火索,南沙区展现了法治框架下的协商智慧。珠江街道、龙穴街道的城管、居委会等多部门召开协调会,通过搭建有效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尊重各方诉求、明确解决路径、强化过渡管理等一系列务实举措,将社区矛盾逐步“降温”,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韧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垃圾分类的“关键小事”,实则是基层治理能力与为民初心的“试金石”。南沙区以“办实事”破题,用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到的诚意,让环保理念在解决实际困难中生根发芽,切实把民意账本化为决策蓝本、把民之所望变政之所向。(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