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体

东莞虎门再添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布时间:2019-05-23 15:21:49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楚芳 报道)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就有“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之称的虎门陈益家族墓。陈益是东莞虎门镇北栅人,400多年前冒着生命危险从越南引进番薯到虎门试种成功,缓解了当时的饥荒,因此也被誉为“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

陈益性淳朴,直率,沉默寡言,不好奢华,不随流俗,因而自号“素讷”。明万历十年(1582年)在家中引种番薯成功后,在小捷山祖父陈莲峰墓的右方,买地35亩进行扩种和推广,这成为我国最早种植番薯的地方,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末,经东莞文史专家杨宝霖的反复考证,确认了陈益是中国最早引种番薯的人,小捷山陈莲峰墓地周围是中国最早的番薯种植地。其研究成果《我国引进番薯的最早人和引进番薯的最早之地》,刊载于《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

陈益家族墓清雍正四年(1726)、清道光十六年(1836),陈益家族墓曾重修过。1989年,陈益家族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东莞市政府公布陈益家族墓的保护范围为墓左、右、后9米,前至水渠。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30米。2008年9月,聘请文物建筑高级工程师赖德劭负责,协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杨星星、赖瑛、余伟强及文物保护专业馆员赖宴等对陈益家族墓进行现状勘察,并编制修缮设计方案。2009年1月,完成陈莲峰陈益家族墓的修缮工程,投入资金36万元。2018年,虎门镇政府推荐陈益家族墓申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19日,正式公布陈益家族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益家族墓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为虎门增添新的文化名片,而且还有助于东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自成为东莞市级文保单位以来,建立陈益家族墓的管理维护机制,已成常态化。虎门镇文物部门定期巡查,属地社区、北栅社区,安排专人对文物进行巡查、安全、消防检查。

据虎门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梁高鸿介绍,下一步虎门将对陈益以及其家族等相关信息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其信息档案。对陈益家族墓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并计划建设陈益纪念公园。

此外,还将通过文学、音乐、舞蹈、评书、等艺术形式,讲好陈益的故事,传播陈益历史事迹,探索开发“全国引种番薯第一人”的旅游线路,让游客,特别是新时代社会里的青少年在旅途中体验种番薯、吃番薯的过程,进行有意义的科普教育。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