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漫赛道的深耕者,咏声动漫始终坚信:一部作品的生命力,不仅在于银幕上的光影流转,更在于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近日,在珠影电影沙龙的《落凡尘》专场活动中,这份共鸣被再次印证——数百名影迷与影片导演钟鼎、总制片人黄龙围坐畅谈,从细节彩蛋到创作初心,从文化表达至续作期待,一场跨越银幕的双向奔赴,让这部上映一年的国漫佳作依旧热度滚烫。
粉丝的“N刷热爱”:读懂创作里的每一份用心
“刷了15遍,每一遍都有新发现。”活动现场,一位影迷的话音刚落,便引来满堂共鸣。自去年暑期档上映以来,《落凡尘》凭借新中式美学的独特表达、星宿文化的创新演绎,以及“金风玉露”姐妹情深的动人叙事,成为无数观众反复回味的“心头好”。而这份热爱,在细节里见真章。 有影迷注意到,片中妹妹玉露童年时,哥哥将银杏叶贴在她额头;而结局处,哥哥化作银杏叶重逢的设计,“前后呼应的温柔,藏着主创对‘告别与重逢’的细腻理解”。金风在伏牛村收服翼火蛇的一段,也引起了一位多刷影迷的注意——金风如此执着,是否有“主角黑化”之嫌?钟鼎对这位影迷的发现表示认同:“这个桥段是特意设计的,就是希望能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同的感受。对成熟观众来说,他们或许能看出金风此刻的内心执念,以及执念背后所受的多年委屈。那个阶段的金风,因为长期背负着母亲织女的所谓‘罪孽’,实际上是有点走火入魔的。”粉丝的追问细致到帧,而这些“被看见”的用心,恰是咏声动漫与创作团队对国漫“精工细作”的坚持。正如总制片人黄龙所说:“粉丝的每一次二刷、三刷,都是对我们创作最大的肯定。” 面对粉丝的“细节拷问”,钟鼎与黄龙毫无保留。
《落凡尘》中二维动画的出现,曾令不少观众感到惊喜。这次珠影电影沙龙中,也有观众提到了这一特殊段落的制作。钟鼎解释,创作那段二维动画,初衷是在全片的三维动画里给观众一点“调剂”,同时融入一些非遗元素,“但真的做起来,那段二维比很多三维的片段都要难得多”。对此总制片人黄龙也笑着感叹:“大家看得爽,背后都是经费在燃烧!”
还有观众跟两位主创探讨,影片结局为何要设置金风玉露缝补天幕,而不是止步于打败反派灵璧神君。“这跟我们电影的世界观有很大关系。”钟鼎回答,“在《落凡尘》的世界里,人间和神界是通过两块布缝合在一起的,而从撕裂到缝合这个设计,既是对世界观的呼应,同时也完成了金风玉露和母亲织女在情感上的闭环。”
此外,还有观众问及片中人间七古镇的“取景地”。钟鼎回答:“人间地形高低错落,正好跟扁平的神界产生强烈对比。前者的灵感来自重庆,但那种人间的烟火气,是广州也有的味道。”
从2020年广州美术学院的毕设短片,到联合50余家一线团队、2000余名动画人打造的银幕巨制,《落凡尘》的成长本身就离不开观众的期待——当年短片播放量破千万、全网呼吁“搬上大银幕”的声音,正是创作的最初动力。如今,影迷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份建议,都在为续作积蓄能量。
续作的“双向奔赴”:带着粉丝期待再出发 “金风会复活吗?”
“人间七古镇还会扩展吗?”“星宿文化会有新解读吗?”活动现场,关于续作的追问此起彼伏。对此,钟鼎给出了温暖的回应:“续作的创作,始终带着‘与观众站在一起’的初心。” 据悉,《落凡尘》续作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制作阶段。在保留“亲情羁绊”核心基调的基础上,续作将进一步扩展世界观——不仅会加入新角色,让“收星联盟”的故事更丰富,还会深挖星宿文化与民间传说的关联,让新中式美学有更立体的表达。“粉丝提到的细节伏笔、情感闭环,我们都记在心里,会在续作中给出呼应。”黄龙透露,团队正吸收影迷的创意灵感,让作品既保持创作初心,又贴近观众期待。
这份“双向奔赴”,早已超越了一部作品的范畴。从影片在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主竞赛单元场场爆满,到俄罗斯版“本地化”改编收获海外观众认可,《落凡尘》的文化出海之路,也印证着中国故事的感染力。而续作,或将带着这份共鸣走得更远。 从毕设短片到国漫佳作,从银幕初映到粉丝共话,《落凡尘》的旅程,是咏声动漫“用匠心讲好中国故事”的缩影。正如钟鼎在活动尾声所说:“观众的热爱,是创作的星辰;我们的回应,是对这份热爱的回响。”(黄楚芳 主办方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