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金浪翻涌,机声轰鸣。花都区梯面镇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匀速驶过田间,饱满稻粒倾泻入仓。日前,由华大基因在花都区梯面镇试验种植的20亩多年生水稻“云大25”迎来早造收割。
本次试种由梯面镇驻镇强村帮扶工作队牵线协调,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梯面镇政府组织实施,为大湾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此次广州首个多年生稻试验田宣告丰收,标志着这一颠覆性农业技术正式落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农业区。
革命性品种:改写水稻生产逻辑
据了解,“云大25”并非普通水稻。作为通过非洲长雄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远缘杂交培育的突破性水稻品种,它颠覆了数千年水稻耕作传统,一次栽种可连续收获3至5年,无需年年播种插秧,如同韭菜般“割一茬长一茬”免耕生产,能显著降低种植成本。同时,生态效益突出,持续覆盖的根系固持水土,越冬后土壤有机质提升,助力“碳汇农田”建设。该成果曾于2022年入选《科学》年度十大突破,是当年全球唯一登榜的农业技术,被专家称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梯面试验田:大湾区绿色农业的新支点
梯面镇地处广州北部生态屏障,近年来以“山水香米”为核心打造绿色农业品牌。2024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900亩,主打优质香稻品种。华大基因在此建立广州首片试验田,正是看中其生态适配性与政策支持度,梯面坚持绿色种植理念,与华大基因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目标高度契合。收割现场估计,“云大25”在梯面气候下单季亩产可突破400公斤,且颗粒饱满、米质优良,为后续品牌化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深度融合:政企协同步入深度合作
此次早造丰收仅是起点。后续,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根据晚造生长情况,结合梯面气候环境,优化越冬管理方案,推动技术本土化,探索更大范围规模化推广多年生稻的可行性。同时,还将探索“多年生稻+生态旅游”模式,依托多年生稻推出更多研学产品,结合梯面山水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陈赞亮 通讯员王淼 姚日文 江绍成 高韵宇)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