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广州黄埔:为营商环境插上“数智”翅膀

从“企业找”到“主动送”,“埔企通”架起政企“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5-07-28 16:19: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太灵活了!2000平方米的零星用地‘临时借用’给我们用作仓储。”广州东俊瑞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手机屏幕说:“‘埔企通’帮了大忙!”作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的一站式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如今“埔企通”已成为黄埔以数智赋能营商环境改革的代名词。

自上线来,“埔企通”已整合区734项涉企服务事项、127件惠企政策和229个政策兑现事项,汇集区内园区、厂房、楼宇等招商载体资源超1200万平方米。搜企业、找空间、呼政府、投融资……企业一次登录,即享全方位服务。

变“多头跑”为“一键办”,30+特色服务24小时响应

据了解,“埔企通”由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广州市黄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打造,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平台、机制、技术等优势,探索数字技术在营商环境改革中的创新应用,为区营商环境插上“数智”翅膀。

“有事找政府,合作找伙伴,就上‘埔企通’”,这句宣传标语生动地表达了“埔企通”为企业送去的便利,同时也是广州市黄埔区长期坚持为企业提供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务实态度。

“‘埔企通’以数据整合破题,以机制建构破壁,有力推动了区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向‘集约高效’转变,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黄埔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埔企通”对区涉企服务入口进行了统一整合,微信小程序登录后,企业想问什么、想找什么“一站”即享。30余项特色服务,如搜企业、找伙伴、呼政府、投融资、容e查、享活动、招人才等,涵盖在企业招商、筹建、生产经营各个阶段。

以“呼政府”服务为例,“埔企通”实现“24小时响应,100%办结率”。“呼政府”企业诉求模块,集成受理、反馈企业诉求,创新性地建立了政府工作人员上报企业诉求,并以“企业评价”作为最终办结标准,形成一整套诉求响应闭环机制。使用过该服务的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埔企通’上,企业碰到什么问题找什么部门一目了然,登录就能提交诉求,一天内就有人主动联系了解情况。”

据统计,自上线来,“埔企通”为企业解决咨询、求助等诉求超6700件。2024年,该平台获评IDC中国奖项“智慧城市特别奖——数字城市领军者”、数智开发区建设应用优秀案例。2025年,还入选全省首批20个县区改革“创先争优”项目。

从“企业找”到“主动送”,灵活服务覆盖全产业领域

截至目前,已有超5000家企业通过“埔企通”的“特色专区”享受到便捷服务。营商在黄埔,无论哪个行业的企业,只要有问题都能求助这位“智慧管家”。

涉企服务从“企业找”变为“主动送”,事事都有回应。生物医药企业按照“埔企通”上的指引拿到施工许可证,增资扩产项目提前动工至少30天;美妆企业顺利申请10万元资助,推进化妆品新原料研发;仪器设备企业找到合作伙伴,达成互利共赢……

广东杰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黄埔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此前获悉区里出台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与公司业务高度相关。该企业对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尤为感兴趣,同时也想了解是否有其他相关政策可以惠及公司其他的业务板块。于是,企业负责人便通过“埔企通”提出指导需求。

“比我们预计的都快,提交需求后,区工信局很快就有专人对接,直接到我们这里开展政策解读宣讲。”该负责人对区工信局的专业服务十分认可。

同样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小微企业,安锐生物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通过“埔企通”解决的是研发方面的困扰。为加快临床研发,该公司想获取临床科室主任医生的用药习惯、需求等信息,但医生对企业组织的活动态度保守。正在犯难之际,企业负责人想到了“埔企通”。

该负责人提出,“希望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公益性讲座,邀请临床科室主任医生分享一线用药情况,促进生物医药研发与一线用药需求的深度对接。”这之后,经区卫健局研究,该局积极协助沟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邀请专家教授在全区医企对接会上授课,分享用药经验,助力药企研发。

在东俊瑞宝相关负责人看来,“灵活”,是他为“埔企通”点赞的最大原因。因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该公司亟需在周边使用约2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产品仓储。但该企业行业性质特殊,且经营规模未达供地条件,难以通过购买土地方式实现需求。

在“埔企通”提出用地诉求后,区科技、工信、规划和自然资源、商务等多部门从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由区分管领导组织会议综合研判,最终决定以“临时借用”的形式将企业附近2000平方米的零星用地供仓储使用。

目前,黄埔区已将12345热线、信访、督办中涉企工单全面纳入“埔企通”,确定了超2000项的最小颗粒度派单规则。2025年上半年,该平台受理涉企工单约6700件,满意率达98%。(陈赞亮 通讯员孙旭东)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