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迷彩绿浸润乡土课堂,非遗火淬炼少年军魂。7月中旬,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武装部指导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武装部组织本校红棉老兵“兵心灿烂”突击队把“非遗文化”带进乡村支教国防课堂。
赵一曼烈士、杨靖宇将军、狼牙山五壮士...红棉老兵讲述抗战故事的同时手执画笔教导学生制作非遗漆画书签。“不忘历史”、“缅怀先烈”、“山河无恙”,学生在书签上书写的简朴词句,既是传统漆艺的传承,也让“保家卫国”理念在少年心中生根。
放下纸笔,学生好奇地看着红棉老兵“兵心灿烂”突击队精心准备的“金箔”,惊叹“金箔”也能作画!金箔画是中国文化符号,而今在红棉老兵的手下也化为了塑造学生国防观念的载体,手把手带着学生们拼贴起了一张闪亮的“金箔国家安全图”,闪烁的碎光照亮少年的强军梦想。
用竹篾交织出战士持枪剪影,编织成红船精神图案,将“中国梦”、“我爱祖国”字样嵌进纹路,红棉老兵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元素融入竹编画的设计,学生认真地聆听红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竹编画,也成就了国防教育和非遗文化的巧妙融合。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活动负责人陈老师表示,“活动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了能更好地吸引青少年加入到国防教育活动,我们选择了非遗文化这个切入点,青少年在体验非遗文化的同时可以了解红色文化、学习国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防意识。”
广州市天河区鼓励各高校、街道以各种方式、积极对接各方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努力让国防教育可触可感。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非遗文化开展国防教育,兼顾了国防教育和文化传承,接下来天河区还将结合征兵宣传等活动继续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不断厚植青少年的国防情怀。(陈赞亮 通讯员陈颖 李施佳)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