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绿美从化建设,市深改委印发《关于支持从化高质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在重点领域加强顶层设计。从化区以“百千万工程”和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为契机,高标准推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在绿色产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文旅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精心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城乡画卷,并成功跻身“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绿色产业体系构建
初见成效
从化区全面对标融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生态资源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链式改造”,美妆日化产业实现数智化、绿色化转型,顺利推动广妆产业园项目建设,重点培育大唐化妆品智能制造,持续擦亮“湾区美谷”品牌。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万力轮胎三期项目投产,“广东造”新能源汽车轮胎源源不断输送到全球市场;广汽领程建成智能化生产基地,带动本地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网联技术产业链协同升级。
重点打造建丰数字化检测以及福泽龙质量数字化整合等标杆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单点突破”迈向“生态升级”,实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
绿色产业园区低碳转型
蹄疾步稳
高标准打造绿色产业园区,万洋众创城锚定化妆品产业核心赛道,通过“绿色智能制造”赋能全链条升级,构建起低碳高效、环境友好的产业生态圈;东升云谷智造城则以高性能砂浆为切入点,延伸新型绿色建材产业链条,为建筑领域提供系统性低碳环保解决方案。
同时,从化区构建“省级—国家级” 阶梯式创建体系,引导企业对标绿色工厂标准,从能源低碳化、生产清洁化、原料无害化、废物资源化等维度推进全流程升级。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完成225家企业清洁生产认证。这些标杆企业在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及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持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绿色建筑发展
步入“快车道”
从化区以精细的“绣花功夫”打造宜居家园,通过维修(更换、增设)遮阳蓬、更换楼道节能灯等举措,对镇安、新城等社区进行节能绿色化微改造。同时,紧抓省级“光伏+建筑”试点的机遇,创新探索出利用光伏发电收益来助力农房风貌提升的模式,目前已累计完成近2700栋既有农房的光伏加装,实现了清洁能源应用与乡村风貌改善的同步推进。
此外,从化区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动高等级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确保星级标识性能得以落实。2024年,竣工建筑中绿色建筑的占比高达 94.54%(其中一星级及以上占比 52.78%)。
交通物流加速驶向
绿色未来
从化区聚焦新能源应用,率先实现了全域公交车辆100%电动化,零排放的公交线路宛如一道道流动的城市风景线。为严控源头排放,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筑牢营运车辆节能降耗的防线。
此外,从化区大力发展城乡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建设智慧仓储体系与现代化物流园区,落地京东、中国供销商贸、韵达、普洛斯等重点项目,助力区域美妆日化、智能家居家电等优势产业拓展至全国市场。
温泉康养
激发旅游新活力
从化以71℃珍稀温泉为核心资源,成功打响了“岭南第一泉”的品牌。温泉镇及温泉村新晋为省级文旅特色镇、村,让老温泉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外,从化还创新了“温泉+农业+民宿”的融合发展模式,盘活了闲置的农房资源,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就业增收,打造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同时,持续深化文体旅融合,推动温泉与休闲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竞技等业态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
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渠道畅通
从化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率先在全市出台《从化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衔接机制实施方案》,初步构建起责任明确、途径畅通、保障有力、赔偿到位、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开发“林易贷”“绿色养殖支持贷”等多项绿色信贷产品,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信贷支持动力,破解绿色产业融资难题。
接下来,从化区将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以市区联动机制为牵引,用足用好上级政策,不断拓宽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创新路径,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生态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勇当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排头兵!(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