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潮安区凤塘镇紧抓“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在改造低效工业用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切实将“村改”政策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让“村改”成果真正惠民利民。
在凤塘镇潮晟智创产业园,现代化高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现场一派繁忙。作为潮州市首个“村改”项目,产业园建设之初遇到了设计规划如何契合企业需求的难题。面对挑战,项目团队主动对接优质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村改”厂房,实现了“村改”与招商的高效联动。
潮晟智创产业园招商经理魏文远说:“我们在2021年12月份起通过多方走访企业,听取意向企业的诉求后整理了‘凤塘镇工改片区通用厂房建设使用功能调查表’,并进行梳理汇总,确定根据意向企业的需求设计规划‘定制厂房’,解决入园企业的实际需求。”
潮晟智创产业园建设是凤塘镇推进“村改”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中,凤塘镇积极探索多元化村改模式,通过“政府征收、村企合作、地块集转国”的方式,聚焦连片升级改造,全面清退“小、散、乱”工厂作坊,整合零碎土地资源,为凤塘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产业空间。其中,潮晟智创产业园、雄美科技园和建阁科技园所在的地块均是采取“政府征收”模式,净地后进行出让,实现空间赋能。目前,雄美科技园一期厂房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建阁科技园也已进入施工阶段。
为降低征拆成本,尽可能保留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凤塘镇选定试点片区内原有8宗规模上企业作为“村企合作”改造对象,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推行“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组合模式,既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推动企业按照园区新标准实施改造,实现产能升级。
在实施“村改”工作之前,凤塘镇有大量工业用地规划混乱、连片闲置,片区原容积率不超过1,“村改”不仅破解了该镇用地低效的困境,也推动了产业的全链条的发展,改造完成后,片区容积率将达到4至4.5,大大提升用地效率。作为潮州市“工改工”先行区,凤塘镇自2021年启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以来,创新实施“政府主导+村企联动”模式,让380亩低效工业用地从“沉睡”走向“觉醒”,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潮安区凤塘镇“村改”专班工作人员黄锰表示:一是通过“村改”清退低效用地,连片进行整理利用,解决土地要素这个关键问题,为打造“中国陶瓷重镇”腾退出发展空间;二是通过“腾笼换鸟”“去旧迎新”等方式,大力招引上下游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落地,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通过“村改”完善空间规划,提升镇区的生产环境和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郑雪云 供稿/供图:潮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