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协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创介入呼吸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南区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肺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呼吸内镜与介入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结核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中西医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获评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东莞市医学骨干人才。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和创新东莞技术发明一等奖。
长期从事呼吸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诊治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如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节及肺癌、支气管扩张、哮喘、肺部感染、气胸、胸腔积液、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等,精于呼吸介入治疗、呼吸危重症及疑难病例诊治和肺癌的综合治疗。
一呼一吸对于正常人来说就像空气一样唾手可得,但对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恢复自由的呼吸功能却是一种奢望。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严重威胁公众健康,而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中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更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也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高效精准诊疗水平提出严峻挑战。作为守护呼吸健康、特别是呼吸危重症患者生命防线的资深医生,方年新用精准的微创技术,为危重患者打通“生命通道”,成为疑难危重症困局的破局者。
深耕呼吸介入治疗,助力区域诊疗发展
在呼吸疾病诊治领域,呼吸内镜技术堪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至关重要的“第三只眼”。呼吸内镜能深入气管和支气管内部,让医生直接“看到”原本看不见的呼吸道深处情况,是诊断和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工具,能精准发现病变并实施治疗。
多年之前,方年新就敏锐地把握到该领域技术的优势,先后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北京应急总医院等国内知名呼吸介入中心学习,娴熟掌握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灌洗、镜下止血及异物取出等基础技术,在东莞市系统地开展呼吸介入诊疗,每年完成复杂疑难介入手术逾200例。
他在市人民医院开展了经支气管镜纵膈淋巴结活检术、超声支气管镜及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气道球囊扩张术、气道支架植入、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经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经支气管镜药物注射、内科胸腔镜检查+胸膜活检等一系列新技术,推动东莞的呼吸介入诊疗水平跃上新台阶。
此外,他还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血管病中心深造,专研肺血管疾病诊治。作为该领域资深专家,他主持多项肺血管病重点课题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
攻坚危重疑难,守护生命防线
面对呼吸急危重症与复杂疑难病例,方年新展现出全面的综合能力。他尤其擅于在疑难病例的“迷雾”中抽丝剥茧,对发热、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及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断经验丰富,为众多患者带来希望。
一个真实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2021年秋,六十多岁的张大叔(化名)在当地医院查出肺部严重感染,退烧后气促症状未缓解。仅一个月后,病情急转直下,他在静息状态下即感明显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入东莞市人民医院。综合诊断显示为晚期肺癌,更危急的是,肿瘤将右侧主气管完全堵塞,随时可能窒息。
面对危重病情,方年新首先运用呼吸介入技术经纤维支气管镜行“腔内消融”治疗。这一微创操作如同精准的“激光刀”,快速为患者重建气道通畅性,赢得宝贵时间。随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精准治疗。
在治疗团队的精心呵护下,患者肿瘤逐渐退缩,身体状态显著改善。病情稳定后,成功接受了肺癌根治手术!这意味着,曾经命悬一线的重症晚期肺癌患者,通过“重症救治+综合治疗”策略,不仅渡过了最危险的关头,更实现了从重症晚期到临床治愈的惊人跨越。
“呼吸科的疑难危重症,常常像一团迷雾。”方年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像精准的‘工程师’一样,用介入手段为患者打通最紧要的生命通道;同时,更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在复杂的病情中,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钥匙’,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方年新用他的“精准介入”技术,在呼吸系统的“迷宫”中不断开拓,为无数危重疑难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成为守护呼吸健康的坚实屏障。(黄楚芳 供稿/供图:东莞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