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岭南

五华税务:聚焦产业振兴之举 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6-26 13:22: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五华县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立足当地特色产业资源,聚焦农企涉税需求,以精准辅导推动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以精细服务激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活力,助力描绘产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税助农:涉农服务团队助力茶园“茶香四溢”

山海之韵,藏在氤氲茶香中。走进五华县新光村,层层叠叠的茶树如碧色浪花,沿着坡势漫卷,漫山遍野浮动着若有若无的茶香。作为粤东地区典型的“一村一品”茶叶种植专业村,新光村山地面积8000多亩,其中茶叶种植面积约6000亩,目前已形成茶叶标准化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和“良种、品牌、制茶、统销”全产业链。

为更好助力茶企发展,帮助茶企解决发票开具、纳税申报、日常记账等问题,五华县税务局组建的涉农助企服务队走进新光村,对企业税费申报、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等方面开展精准辅导,制定茶企涉税诉求和意见响应机制,深入生产一线,把税收优惠政策第一时间送到企业手中。

“税务部门一直很关心我们合作社的发展,每次有新的税费政策出台,都会第一时间过来讲解。”梅州市万福春高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刘德营说道。作为新光村最大的茶叶种植户,该合作社在海拔600多米的山上集中规划近600多亩茶叶采摘园,实现春茶成品茶产量达2万斤以上,茶青产量达10万斤以上,同时,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力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在税务工作人员的辅导下,我也成半个税务专家了,有时碰上开发票的难题,线上就能帮我们解决,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税务部门服务的温度。”刘德营对税务部门的服务连连称赞道。

以税惠农:税惠“大礼包”助力油茶林变“绿金库”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当地政策支持,五华县油茶种植面积达7.2万亩,年产油茶籽1500吨,实现产值6500万元,已然成为五华县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生动注脚。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龙头企业,油茶种植规模达10000多亩,去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带动当地1500多家农户参与油茶产业建设,为农户开辟了一条稳定增收的渠道。

“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 税务部门也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帮助,税务干部上门为我们开展辅导培训,我们最关心的账务管理、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答。”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宋凤萍说。

服务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和底气。在了解到五华县琴江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的情况后,五华县税务局为油茶种植产业“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引导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着力提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延伸产品产业链。同时,五华县税务局涉农助企服务队不断升级服务举措,为油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制作“税企连心卡”,对财务人员进行“一对一”政策辅导和“手把手”申报操作,使得政策红包精准、快速入袋。“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我们对油茶‘走出去’充满了信心!”宋凤萍说道。

以税兴农:精准发力助力五华菩米“香飘万里”

作为五华特有的传统农特产,五华菩米以稻谷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干燥等多道水热处理工序后碾制而成,成品米粒呈琥珀色光泽,蒸煮后松软绵糯、米香浓郁,具有温补脾胃、控糖稳血糖的作用。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五华菩米产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金钥匙”,推动五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走进大昌粮贸河东丝苗米产业园,园内一片繁荣景象,晾晒场里,工人们正在把蒸过的稻谷放在天然晒谷场进行晾晒,用铁耙一遍遍翻着稻谷;车间内,菩米加工、运输、包装……员工们穿戴干净,与现代化流水线配合默契,动作娴熟地将一批菩米包装完毕。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从一粒稻谷变身成菩米及菩米加工品,五华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起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形成了从初级加工到深加工的完整链条。目前,大昌粮贸日加工、日包装能力达到700吨,辐射带动园区及周边地区超过7000户农户种植丝苗米,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既丰富了消费者的“米袋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为更好助力菩米产业发展,五华县税务局涉农助企服务队深入园区,主动辅导企业学习业务线上办、远程办,让企业办税缴费“一次不用跑”,并针对农业服务免征增值税等涉税事项做出详细解答,确保涉税事项有人可问、有事必办。五华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张元杰表示:“税务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税务干部经常上门给我们讲政策,这些税惠政策让我们有了更多流动资金用于产品改良和技术提升。”

下一步,五华县税务局将继续践行初心使命,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以“实打实”的服务举措,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税务力量。(郑雪云 通讯员徐文珠)

 

责任编辑:陈赞亮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