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粤黔协作启动,广东惠阳与贵州贞丰紧密携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聚焦贞丰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通过“强链筑基、补链攻坚、延链拓市”精准发力,推动贞丰农业从传统种植向高附加值深加工华丽转身。截至2024年,园区规模化、集聚化、规范化效应初显,入驻企业14家,投资超15亿元,带动就业超3400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强链筑基 产业“聚变”助升级
立足贞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产业优势,两地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以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共建“一椒三果”现代农业产业园。
依托“顶坛花椒”国家地理标志等优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50万元,支持省级龙头企业贞丰顶椒公司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推动保鲜椒、干花椒、花椒油、花椒精油等产品精深加工。助力企业开发青花椒药用价值,实现花椒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2024年,该公司鲜椒加工量约176吨,实现销售额1412万元。
走进贞丰顶椒公司的车间,阵阵麻香扑鼻而来。“多亏了东西部协作机制,我们引进了两条现代化花椒油生产线,建起了气调库,设备先进了,产品丰富了,工人的腰包也鼓了!”车间负责人感慨道,“现在我们车间工人平均工资能有5100元左右,带动当地140多脱贫户增收。看着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感觉比花椒还‘麻’得带劲!”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两地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不断发力,投入协作资金1601万元,先后引进马铃薯片、李子果脯、香菇脆片、澳洲坚果等农特产品深加工生产线,把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变成了市场的“香饽饽”。
补链攻坚 园区升级破难题
产业发展,配套先行。面对园区企业反映的“成长的烦恼”——生产设施有短板、水电成本高、工艺升级需燃气等,两地精准把脉,靶向施策。按照“补短板、强功能”的思路,投入协作资金181.6万元,新增建设真空低温脱水设备、水塔、避雨棚等设施,新建4台250kVA箱式变电站,新设园区分户水表及接通燃气,解决企业生产设施配套有缺项、原有水表未分户、用电空转成本高、工艺调整后需通燃气等实际问题,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保障,较好避免了生产效益低、用工不稳定、利益分红不及时等问题。
“现在不一样了!设备齐全,生产稳定了,再也不用担心订单‘跑’掉!”一位企业负责人说道。
延链拓市 多方共赢促振兴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破解农特产品销售难题,两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助力贞丰农特产品“出山入湾”。
线上,投入协作资金18.4万元建设230平米展厅及直播基地,借力网络直播,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加快品牌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开创消费协作新局面。
线下,在惠阳区成功举办“贞品出山”农特产品展销会,汇聚21家优秀企业的30余种产品,搭建直面消费者的平台,引发抢购热潮,让“贞品”香飘湾区。
顶椒、琨耀等龙头企业践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环。通过研发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业全链条升级,形成“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多赢局面。
山海相牵,情谊绵长;协作不辍,未来可期。惠阳与贞丰将继续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深挖贞丰农特产品潜力,推动农特产品向品牌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锻造核心竞争力,筑牢产业根基,书写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生动答卷。(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