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东莞主会场系列活动启动,此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并对东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颁牌,中堂新晋的腊风肠制作技艺项目、“百岁”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罗运娣正式获颁牌匾和证书。
腊风肠制作技艺项目
同时,袁氏祥记腊味认真履行传承与保护的社会责任,与中堂研学旅游观光基地加强合作,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非遗的魅力,推动非遗项目活化利用、可持续发展。据悉,还计划对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与改造,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貌与历史韵味,同时融入现代展示技术,打造一座集历史展示、工艺传承、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博物馆。
“百岁”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百岁”制作技艺是东莞民间特有的民俗手工技艺,用百家募取的布料制作“百岁牌”(口水肩牌)、背带、围裙、被子、衣服等用品,在孩子出生百日之时赠送,意在让孩子受百家祝福,快高长大,年高百岁。
中堂的罗运娣是“百岁”制作技艺在当代的主要传承人。2002年开始接触并学习百岁牌的制作,2007年起协助时年83岁的祖婆胡葵制作各色“百岁牌”,并在其悉心教导下学习了全套的“百岁”制作技艺流程。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罗运娣掌握了完整的“百岁”制作技艺,所制作的百岁牌针脚细密、纹样精致,造型质朴、色彩缤纷,品种繁多、各有寓意。
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罗运娣对“百岁”制作技艺的选料与纹样进行了适当的改良。一方面,选择更加柔软亲肤、透气性强的面料,使制作出的百岁牌更适合幼儿贴身使用。另一方面,融入美学设计的理念,在形状、构图、色彩等方面更加注重美学搭配与和谐对称,使制作出的百岁牌更加具有艺术性与创造性。
2019年起,罗运娣将“百岁”制作技艺传授给女儿黎婧睿、徒弟黄碧莲等人,培育新一代的传承人。同时,积极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传播“百岁”制作技艺。罗运娣独立制作及与胡葵共同合作的多件作品,分别被潢涌陈列馆、东莞市非遗馆等展馆收藏、展示;在东莞多间中小学及社区开展非遗体验课程,让青少年及民众近距离接触、了解“百岁”制作技艺及背后承载的东莞民俗文化;研创开发“百岁牌”礼盒等文创产品,使这一具有求吉纳福美好寓意的民俗用品适应时代变化,既能作为赠送亲友的时尚礼品,也能作为家居装饰工艺品,扩大了“百岁”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播范围。
未来,罗运娣计划继续完善“百岁”制作技艺展示场所,展示所持有的文献与制作工具等实物;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加强对“百岁”制作技艺的宣传与普及。同时继续传徒授艺,努力促进“百岁”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弘扬。(黄楚芳 供稿供图:中堂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