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6月12日,在云浮市郁南县东坝镇玉兰村的荔枝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正在进行。“家人们,摘荔枝喽,果园直发的荔枝来咯!快下单尝尝鲜!”主播黄皮珍热情吆喝着,介绍着当地“状元红”荔枝的特色、风味及文化传承,背后是果农们忙碌采摘的身影以及挂满枝头红彤彤的累累硕果。
随着“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一场广泛而深入的“网络强村”实践正在郁南大地蓬勃开展。一方面,县委网信办等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网络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有效方式,引导果农们拥抱数字化浪潮,将网络变为“新农具”、数字变为“新农资”、直播变为“新农活”,推动各种时令水果走向大湾区,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新空间的建设管理,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指引洗脚上田的农民“网红”诚信经营,把家乡的“好山好水好人情”宣传出去,使网络正能量实现递进效应。据统计,“百千万工程”实施两年多来,郁南县举办了12期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累计培育本土电商人才620名,还组织了“郁南黄皮电商达人”评选活动,有力推动全县生鲜农产品“出村出圈”。
目前,许多农民已经成为“新网红”,是郁南“网络强村”实践的中坚力量。如通门镇冲枚村干部、网红“沙梨哥”朱郁荣,利用直播平台销售西洋菜、姜、桂花梨等农产品,每年网上销售额超50万元;黄皮深加工产品公司“康美先”总经理谢伟娴则变为“黄皮姑娘”,通过直播间宣传和销售郁南的家乡好物,推介深厚的黄皮文化,并邀请高级农技人员走进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分享黄皮种植、管理、加工等相关知识,助推郁南黄皮向湾出海,加速成为“百亿产业”。随着本地电商的兴起,外地电商也加速进驻。来自广州的耕创乡链与郁南县电子商务协会开展助农共建合作,发挥在电商运营及市场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搭建农产品电商销售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帮助农户优化种植结构,确保“郁字号”农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号召力。
展望未来,随着《郁南县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郁南县黄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郁南县的电商企业将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网红”可能成长为企业家。郁南县也将加快数字化赋能“土特产”的进程,鼓励引导全县果农、合作社提升线上营销能力,把握直播带货风口,探索与大型电商平台和头部电商主播合作,竞逐市场份额;在加强技术赋能的同时共筑网络精神家园,培育合法诚信、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实现“破圈、共鸣、转化”递进效应,把新零售与正能量的传播相统一,让新时代网络文明扎根在广袤的农村大地。(陈赞亮 通讯员邹飞祥 张健珍)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