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参训队员进行单兵战术基础动作匍匐前进训练。(通讯员供图)
6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参训民兵完成轻武器射击考核,红旗镇心理疏导排女子民兵分队封闭式集训在珠海市国防教育训练中心圆满收官。这支在5月金湾区基干民兵点验大会上崭新亮相的“红色娘子军”,以军事理论、单兵战术基础、轻武器射击及卫生与救护等共同科目为纲,在烈日硝烟中淬炼“一专多能”硬实力,彰显新时代国防后备力量的转型成果。
作为红旗镇武装部探索民兵改革的关键实践,该分队突破传统混编模式,以“军事素养+专业资质”双核驱动组建。该分队干部骨干由退役女兵担任,其余队员均为持证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及社区社工骨干,形成“战场能冲锋、社区能服务、急时能疏导”的复合型力量。这种编组方式既响应民兵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求,更将社会治理柔性智慧注入国防动员体系,成为破解应急应战职能分散的创新样本。“我们的臂章承载双重使命:迷彩象征战场冲锋,红十字烙印为民初心。”排长罗惠惠在开训动员时说道。
集训首日,队员们系统学习了战备常识与军事理论课程,区人武部教官结合时事需求,剖析民兵“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核心职能,强化“后备必用、用我必胜”的使命意识,同步植入民兵法规和保密安全政治教育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强化信息安全意识,要求民兵严守通信保密规范、物理介质防护等安全准则,筑牢“后备必用、用我必胜”的使命担当。
训练场上,退役女兵排长罗惠惠手持自动步枪示范战术动作:“三点一线是基础,肩窝抵紧枪托减少后坐,呼吸节奏配合击发时机!”她逐人纠正据枪姿势,为攻克握持稳定性难题,女民兵在枪管悬挂水壶进行负重定型训练,迷彩服被汗水反复浸透。
在卫生救护训练中她们充分发挥了专业特长,依托成员持有的医护及社工资质,分队在模拟灾害场景中高效完成脊柱固定、止血包扎等战场救护任务。4分钟内完成“伤情处置-情绪安抚-后送流程”的标准化操作,展现“保生命”与“稳心神”的双重专业素养。
本次集训中,队员们日均训练达10小时,迷彩服盐渍未干又添新汗,膝盖手肘遍布战术匍匐的淤青伤痕。集训考核显示,各科训练成绩合格率达100%,区人武部领导现场督训时给予了高度肯定。
如今,这支“穿军装的社区服务队”正将集训成果转化为守护金湾的扎实行动——日常走街串巷化解邻里矛盾,急时化身救灾心理盾牌,战时构筑坚韧精神防线。迷彩柔情交相辉映间,一面新时代巾帼民兵的旗帜在金湾猎猎飞扬。(陈赞亮 通讯员陈晓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