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荔枝核心产区,分界镇党委坚持以“组织强链、服务延链、品牌兴链”为总抓手,整合种植、加工、冷链、销售等全链条资源,以“党建红”赋能“产业链”,2025年实现荔枝预销售额8500万元,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00%,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组织强链:构建产业发展“红色引擎”
党建引领聚合力
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分界镇成立了镇荔枝产业链党支部,下设种植技术、冷链物流、电商营销等5个功能型党小组。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党员+农户”的模式,吸纳150家荔枝专业户、30家龙头企业、45名党员示范户入链。党支部定期组织开展行业交流,分享种植栽培经验,研究保鲜加工技术难题,探讨品牌建设思路,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措施,推动分界镇荔枝行业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
“传、帮、带”激活力
用“传授”激发活力。联合市农业农村局、茂名市水果研究所等单位,累计举办荔枝种植管理技术培训4期,覆盖保花壮果、土壤管理、施肥要点等关键环节。通过培训传授了技术,显著提升了荔农的生产管理水平,荔枝优质果率从85%提升至90%。以“帮扶”激发活力。实施“头雁工程”,选拔8名党员种植能手担任链上“党员带头人”,培育“土专家”26名,开展“田间党课”12场,帮助农户解决裂果、保鲜等技术难题7项。促“带动”激发活力。建立党员联农带农机制,发动45名党员与农户结对,推广矮化密植技术,促进荔枝糖度提升。例如,在南山古荔群内,荔枝糖度均值达到21%,高于普通果园5%。
服务延链:破解产业升级“卡脖子”难题
技术赋能锁住新鲜
联合茂名水果研究所设立“党员技术服务站”,推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广东铭景农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研发“预冷+绿色抑菌+气调”全链条荔枝保鲜技术,出口荔枝损耗率从15%降至5%。引进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研发出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建成“冻眠”荔枝生产线,使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8个月。
冷链物流畅通动脉
引入社会资本,在丰林、东方等村新建冷库3个,全镇新增冷库容量约3000立方米,有效提升荔枝仓储保鲜能力,延长销售周期,保障果品品质。成立分界镇荔枝龙眼产业行业协会,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社等会员200多个,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并与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合作,为协会会员争取降低物流成本35%。
数字营销开拓市场
创新“直播+荔枝树定制”模式,通过举办“千年荔韵 蜜语分界”——乡村振兴助农直播PK暨荔枝树定制系列活动,利用农文旅定制、企业供应链等渠道,成功实现荔枝定制销售预订5100吨,带动农旅融合收入超800万元。同时,依托茂名市2025年特色水果出口企业交流与产销对接平台,开通“荔枝直通航班”出口至俄罗斯、澳大利亚、迪拜等国家,实现荔枝出口量翻倍增长,目前接获海外订单近2300吨。此外,还组建“党员直播先锋队”,举办“荔枝直播节”,引入AI数字模拟真人24小时直播,带动抖音平台销量增长200%。
品牌兴链:擦亮“分界荔枝”金名片
党员助力品牌打造
组建党员志愿者巡回宣传队,一方面对农户印发《分界镇致广大荔农的一封信》,呼吁广大荔农自觉规范采摘、分拣,杜绝“早采抢市”、掺杂次果等行为;另一方面督促收购商按规定申领荔枝农残承诺达标合格证,拒收早熟荔枝,杜绝“抢早市、摘青果”等行为,确保荔枝成熟后再上市,为“分界荔枝”品牌打造奠定品质基础。
区域品牌矩阵建设
由产业行业协会牵头,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溯源体系,保障分界荔枝质量和信誉。重点培育“晟丰园”“荔枝妹妹”“南山古荔”等特色子品牌,针对高端市场推出“百年古树荔枝”定制礼盒,实现多元化发展。联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多款文创包装,推出可降解环保包装,实现品牌溢价超20%。
文化赋能价值提升
举办“千年荔韵”文化节,创新推出“荔枝开摘仪式”“荔枝王评选”等活动,吸引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取更多网上流量。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建立荔枝研学基地,开发“从枝头到舌尖”等6条研学路线,推动“荔枝+”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分界镇将持续深化“党建+科技+品牌”创新模式,探索建设荔枝产业大数据中心,让荔枝产业焕发新活力,为省“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分界样板”!(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