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思政课”青年宣讲团成立。(通讯员供图)
5月21日,当54路全运会主题巴士驶过团一大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思政课”在车轮滚动中展开。在广州市人社局的支持下,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联合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以“全运广州青年巴士”为载体,将城市地标转化为思政课堂,在红色文化、湾区精神与青春使命的交织中,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注入鲜活的青春能量。这场创新实践不仅探索了思政教育新场景,更以“移动课堂”联动湾区发展脉搏,成为全民迎全运的热潮缩影。
红色引擎:车轮上的精神传承
在团一大广场这座见证中国青年运动光辉历程的历史坐标前,20余名团员在广东省好少年刘嘉慧同学带领下庄严宣誓。在团的初心始发地宣誓,既是对革命先辈的致敬,更是对强国使命的接续。
活动中,随着全运广州青年巴士启程,“青春宣讲团”以移动党团课串联团一大纪念馆、全总工会旧址、广州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透过车窗讲述历史坐标与革命先辈精神密码。车厢内,红色知识竞答与诗歌朗诵交织,青年学子在移动中感悟“团一大”精神的时代回响。“坐在车上边看风景边听讲解,突然觉得红色精神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流淌起来了!”一名学生感慨道。这场“移动游览+情境互动+深度讲解”的创新教育实践,真正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街头。
湾区坐标:体育精神激扬青春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的城市也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我们正在经过广州体育中心、广州体育学院,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重要阵地。”当全运青年巴士驶入天河体育中心商圈,课堂转入“湾区坐标”新维度。宣讲员以全运会为窗口,解码粤港澳大湾区“拼搏、协作、超越”的体育精神,从广州体育学院到天河场馆,讲述体育赛事背后的城市力量。青年学子围绕“体育与青春担当”展开思辨,将赛场精神与学业创新勾连。知识竞答环节中,赛事历史、志愿风采与广府文化碰撞,展现青年对湾区发展的深度思考。“体育不只是比赛赢奖牌,更像咱们年轻人不畏困难的那股力量!”学子们的思辨与共鸣,折射出湾区青年以体育精神赋能城市发展的时代担当。
青春续航:移动课堂赋能城市未来
终点站的公交文化展厅,成为思政教育的升华场。从木炭车到新能源车的迭代展陈,见证广州公共交通从“人力作业”迈向“智慧出行”的蝶变。在宣讲员引领下,青年学子触摸城市发展脉络,感悟交通变革背后的奋斗史诗。活动以“移动课堂”打通教育场景壁垒,将红色教育、体育精神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推动全运会热度转化为教育温度。“以前觉得思政课就是课本上的内容,今天一路走下来才懂思政课原来可以这样鲜活!从团一大广场的青春誓言,到公交文化展厅的时代脉动,今天的行走之旅,我们用脚步丈量了‘觉醒年代’与‘湾区时代’的精神传承。无论是百年前振臂高呼的青年,还是今天穿梭街巷的公交党员,不变的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参加活动的青年代表的感悟,道出这场实践教育的深层价值。
创新育人:以青春之力回应时代召唤
作为全运会预热的重要实践,“全运广州青年巴士”突破传统思政边界,以“城市为教室、赛事为教材”,构建起“行走的思政”育人新范式。活动通过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联动,将全运会热度转化为全民教育动能,引导青年在湾区建设中勇担使命。主办方表示,这场“车轮上的思政课”既是红色基因的当代诠释,更是青春力量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车轮向前,征程不止。当全运广州青年巴士驶向更广阔天地,不仅是青年学子的课堂,更是全体市民感受城市脉搏的窗口。即日起,市民朋友可通过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预约体验这堂与广州轻工技师学院师生共同打造的移动赛会思政课,聆听红色故事、对话体育精神、见证交通变迁。(陈赞亮 通讯员李敏)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