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供图)
2025年5月16日,在平沙镇美平广场,在雄壮的军歌声中,红旗镇心理疏导排女子民兵分队飒爽英姿亮相金湾区基干民兵点验大会。这支融合军事素养与社会服务专长的“红色娘子军”,以“编组科学化、职能精准化、服务柔性化”的鲜明特色,成为新时代国防动员体系中的一抹亮色。
该排的组建是红旗镇探索“平战结合、一专多能”民兵改革的重要实践。分队以退役女兵为骨干,整合心理咨询师、护理技师、社工等持证专业人员,构建起“心理疏导+应急救护+社区支持”的复合能力体系。民兵干部兼具军事指挥与心理咨询双重资质;成员中既有经常参加社工志愿活动的资深社工,也有在急救一线历练的护理骨干。这种“军事素质打底、专业资质加持”的编组模式,既延续了传统民兵的战斗力基因,又注入了社会治理的柔性智慧,成为破解混编分队职能分散难题的创新样本。
在点验仪式上,女民兵们以虎虎生风的队列动作、铿锵有力的应答声浪,展现了新时代后备力量的飒爽英姿。宣读任职命令环节,排长罗惠惠带领全排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是中国民兵,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 迷彩戎装与朝阳交相辉映,臂章上的“中国民兵”标识熠熠生辉,将“柔肩担重任”的信念镌刻在蓝天之下。
这支“穿军装的社区服务队”,正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硬核素质,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柔性服务,在金湾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巾帼民兵的华章。日常是走街串巷的“心灵摆渡人”,急时是抢险一线的“情绪稳定器”,战时则是心理防线的“战地守护者”。其背后,是红旗镇武装部“军民融合生态圈”的持续探索——通过整合卫健、民政、文化等多部门资源,将国防动员体系编织成一张兼具战斗力与温情的社区安全网。正如排长罗惠惠所言:“我们的迷彩服上,既承载着战场冲锋的使命,也浸润着守护万家灯火的情怀。”(陈赞亮 通讯员陈晓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