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访谈

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道举办第四期“红人故事会”

发布时间:2025-05-15 13:23: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5月13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道举办第四期“红人故事会”,围绕“文以化人 以文聚心”主题,邀请辖区文艺队伍代表分享他们与文结缘的精彩故事。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近年来,红山街道全力打造“红山红 心连心”党建品牌,实施“文明润心”行动,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以人才振兴引领文化创新,培育了15支独具特色的社区文艺队伍,在册文艺队员共计130余名;创新打造 “红山媳妇节”“熟人文化节” “红人故事会”等文化活动,通过“政企搭台、百姓唱戏”的模式,打造接地气、有烟火味、有人情味的群众大舞台,实现了文化阵地“活起来”、社区氛围“热起来”,乡风文明“树起来”的生动局面。

合理翻新文化阵地,文化服务从“有”到“优”

火电社区居民黄银菊是小区毽子队的领头人,每天早晚,社区中央的红荔公园里总能见到她和毽子队成员们的身影。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成群,一边闲聊谈天,一边踢毽子。毽子在他们的脚下轻盈飞舞,宛如秋菊绽放,又似松鼠跳跃,灵动而又不失韵律。

“脚尖轻点,毽子飞起,小小的毽子,上下飞舞不定,需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控制它,在空中完成各种接、落、跳、绕、踢的动作,过早过晚都踢不好,这就需要将中国功夫的沉稳有力,刚柔并济融入踢毽子动作中,”黄银菊说,“踢毽子不算剧烈运动,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而且趣味性强,大家一边踢,一边聊家常,在带来快乐的同时,还强健了体魄,也增进邻里间的团结,这也是我喜欢上踢毽子的原因。原来我们在公园里踢毽子,总是担心地上的青苔和凹凸不平的地面,现在社区修整好后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可以随时集合开始。”

红荔公园坐落在火电小区中心,居民大多在此开展休闲、健身活动。过去,红荔公园路面凹凸不平,每逢阴雨天气青苔滋生,且缺乏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去年以来,红山街道全面铺开“熟人社区”建设,将改善熟人空间作为融合社区居民,营造良好氛围的必要举措,合理翻新红荔公园等文化阵地,重新铺设地面,除去青苔,增设乒乓球台和儿童游乐设施,优化公共空间服务效能。如今,红荔公园从早到晚都有居民的欢声笑语,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广场舞……各色各样的文体活动应接不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巧妙融合社区治理,文化服务从“眼”到“心”

广场舞已成为遍布各类广场、公园、空地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因其门槛低、入门快,颇受广大群众喜爱。然而,伴随着广场舞的普及,“噪音扰民”“抢占场地”等问题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舞蹈队队长张穗琴和她的队员通过以心换心,巧妙解决广场舞可能引发的邻里矛盾。

“我们在社区生活几十年了,邻里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对于扰民问题,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队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了队伍的文明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规划广场舞场地,采取声源控制、设备控制、音量控制以及活动时间控制等手段,有效地降低了噪音扰民的概率。当然,也要感谢各位街坊邻居对我们的包容和支持,让我们能自信大方地舞蹈。”张穗琴说道。

张穗琴从年轻时就喜欢跳舞,她坦言,退休后的生活一度让自己感到迷茫,于是她找到了社区同样热爱舞蹈的姐妹组成队伍,如今已有16位正式成员,队员的年龄多在55岁至65岁之间。没有专业的教练指导,队员们硬是对着手机视频“一帧一帧啃”,再根据体型调整队形和动作,精心打磨舞蹈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现在她和队员们经常参加各种演出,她们不仅舞出了活力与凝聚力,也舞出了退休不褪色的巾帼风貌。

好姐妹舞蹈队的队员不只爱跳舞,她们当中过半数的成员还有另一个身份:社区“巾帼美”志愿服务队队员。队员们以“舞”为媒,凭借几十年的街坊情谊,成了化解邻里矛盾的“及时雨”、小区环境美化的“美容师”,促进邻里关系的“润滑剂”,为社区治理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红山街道充分发挥老旧小区“熟来熟往”优势,通过发动张穗琴等“热心人”“有心人”,拉起“巾帼美”“邻里帮”等懂自治、擅调解、服务优的“熟人”队伍,深化居民自治,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涵养社区文明新风,文化服务从“浅”到“深”

张健彬是庙头小学醒狮队现任队长,作为庙头村民,每年黄埔“波罗诞”庙会的重头戏——“狮王争霸”赛开始时,只要一听到那激昂的锣鼓声,张健彬就像被磁铁吸引了一样,撒腿就往舞狮的方向跑。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舞狮表演时,那狮子活灵活现,一会儿高高跃起,一会儿又伏地嬉戏,每个动作都充满力量和美感,小小的他当时就看呆了。从那时起,一颗热爱醒狮的种子在他心里种下。

后来,他时常在家独自研究和练习醒狮的基本手法和步法,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醒狮队员。前几年,庙头村与火电社区庙头小学联合组建的少年醒狮队成立,张健彬同学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醒狮的热爱,顺利成为首批学员。

庙头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李红芬老师表示,张健彬同学一直践行着对醒狮文化的传承使命。近两年,醒狮队常被社区和学校邀请表演,在他和队员的努力下,醒狮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内和社区焕发出新的活力,醒狮队的风采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与活力。

已过花甲的梁炎珍是书法队的队长,每年春节前,她都忙着挥毫泼墨,写下一幅幅寓意吉祥美满的春联送给居民。她说,当居民们围着她,争相领取她写的春联时,她感受到了被肯定的满足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年轻时自己“笔耕不辍”墨香传承的誓言。书法与醒狮一文一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实践中焕发时代光彩,浸润人民群众心灵,涵养社区文明新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元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之花在家门口绽放,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让居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下一步,红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以守正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坚持让文化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艺的乐趣,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陈赞亮 通讯员孙紫妍 宋彩琼)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