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脏器囊肿穿刺抽液并硬化治疗。
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第十批援藏医疗队跨越山海,以“技术援藏、人才强藏、健康惠藏”为主线,扎根雪域高原365天,在医疗技术突破、学科能力建设、健康服务下沉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用实干书写了粤藏同心的医者担当。
技术攻坚
填补雪域高原医疗空白
医疗队聚焦当地诊疗短板,以“硬核技术”突破高原医疗瓶颈,实现多个“从无到有”的技术跨越。
在消化内镜领域,援藏专家、巴宜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内镜中心主任钟灿新针对当地内镜室布局不合理、设备技术落后等问题,牵头将内镜室升级改造为消化内镜中心,优化流程,更新设备,开展息肉电切、内痔镜下套扎等近10项新技术。2024年,消化内镜中心完成胃肠镜及镜下治疗503台,业务量较往年增长了300%以上,成功救治4岁误吞金属发夹女童,成功开展巴宜区首例痔疮内镜下治疗、首例肛门肿物切除等疑难手术,成为区域内消化内镜诊疗标杆。
在超声医学领域,超声科副主任医师何志忠针对高原地区消化道疾病、脏器囊肿高发问题,引入“胃十二指肠充盈超声检查”“超声引导脏器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肝纤维化超声弹性成像”三大技术,年开展胃十二指肠超声300余例,精准诊断胃癌、胰腺癌等病例,为患者提供无创、便捷的诊疗方案,社会效益显著。
在麻醉领域,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陈金华突破高原麻醉瓶颈,累计完成478例复杂手术麻醉,引入3项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将腹部、上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提升60%,推动高原麻醉从“经验操作”迈向“精准麻醉”,让患者享受舒适化的医疗。
在儿科领域,儿科主治医师卢劲聪通过讲授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案及专家共识、规范四大穿刺、气管插管等技术,带领团队有效地提升了巴宜区人民医院的儿童危重症救治能力,儿科门急诊量同比大幅增长,有效地守护了高原儿童健康。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临床中意义重大。在护理领域,蒋文静担任巴宜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她发现护理操作规范不足、护理先进理念欠缺等问题,立即组织技能培训工作坊,同时积极开展护理新技术项目10项,优化修订手术室、病房工作制度和流程32项,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护理队伍,推动了护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不忘初心
书写医疗援藏“高分答卷”
援藏一年来,东莞市人民医院第十批援藏医疗队成功创建了内镜中心,打造了消化特色专科,累计开展新技术20余项,救治患者5万余人次,成功抢救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过敏性休克、小儿重症肺炎等危重患者100余人,收到锦旗、感谢信20余面。他们用精湛医术破解高原医疗难题,用无私奉献温暖藏区百姓,用“缺氧不缺精神”的责任担当,诠释了新时代医疗援藏的深刻内涵。
他们的贡献和付出,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其中,蒋文静获评“林芝市三八红旗手”,钟灿新获评“先进援藏干部”,援藏医疗队的全部成员——钟灿新、蒋文静、何志忠、陈金华、卢劲聪获评“先进援藏个人”,这是对这支队伍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如今,随着巴宜区人民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显著提升,粤藏同心的健康故事,仍在雪域高原续写着新篇章。(黄楚芳)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