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东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塑健“康”,用爱“复”苏

发布时间:2025-04-27 22:31: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始建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家美国枫树肿瘤联盟国际合作伙伴单位、东莞市中医药重点专科、东莞市运动康复实验研究中心建设学科,学科致力于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团队,为莞邑患者提供更佳的个体化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科在红楼院区和普济院区均设有病房和门诊,其中红楼院区开放病床43张,普济院区开放病床20张,以同质化服务较好地满足了东莞地区、周边地市乃至省外康复患者的就诊需求。

康复医学科承担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蔡立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工作室是国家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对蔡立民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度整理与研究,明确了其在骨关节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领域的学术优势,总结出了擅治的3个重点病种,并形成了5个临床诊疗方案: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肩袖损伤、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膝关节骨关节病。这些诊疗方案已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室不仅着力于传承蔡立民教授的医学精髓,更致力于创新发展,将其学术成果融入现代临床实践,并研发了多种院内制剂,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学科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团队,现有在岗专业技术人员81人,其中医师19人(高级职称5名、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8名),康复治疗师35名(副主任技师3名,硕士2名),护士27名(副主任护师1名)。学科倡导“主动康复、共同参与”为理念,帮助患者根据其实际需要和身体潜力,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上、心理上、职业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促使其重返家庭和社会。

学科重视亚专业建设,专科医生分别向8个亚专业(重症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头痛与失眠康复)方向发展,并开设相应的亚专科门诊,在东莞市率先开设运动损伤康复亚专科,构建了肿瘤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并完善肿瘤康复及社区延伸服务体系,探索体医融合的发展模式。

学科紧跟国内外最先进的发展模式与先进技术,常规开展吞咽造影检查、电子喉镜吞咽功能评估、食道球囊扩张、间歇置胃管、容积-粘度吞咽测试、精准医疗(超声引导下的治疗操作,包括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关节腔注射治疗等)、WALC法认知障碍训练、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疾病、针灸促醒、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直肠球囊扩张术联合直肠功能训练技术、火龙罐联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等创新特色技术,让东莞患者足不出市即可享受国内一流的康复诊疗服务。

近年来,学科引进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包括上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经颅直流电治疗仪、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手指关节康复评估系统、膀胱压力容量评定系统、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与治疗系统、吞咽电子鼻咽喉镜系统、数字化跑台和减重装置等,以先进、全面的设备为患者提供因脑卒中、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骨关节损伤、手外伤、肿瘤、产后等造成功能障碍的精准康复评定、训练和治疗。(黄楚芳 供稿/供图:东莞市人民医院)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