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让护理更有温度!东莞市人民医院叙事护理之为“追风者”系上安全带

发布时间:2025-04-27 22:26: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每到饭点,城市的大街小巷便会上演一场场无声的接力赛,商厦楼宇间、居民小区里,外卖骑手们骑着电动车穿梭如风,当疾驰的脚步因病痛被迫停下,一场守护“追风者”的故事就此展开。

今天,让我们跟随小楼的脚步,看看东莞市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如何帮助城市“追风者”找回飞驰的勇气。

这天,我负责护理一名27岁的外卖小哥,他因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左心衰被紧急送入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ICU。经团队全力抢救,他的病情终于趋于稳定。虽然神志清醒,但气管插管连接着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内还留置着胃管、尿管等多条生命管道,他暂时失去了言语交流能力,显得有些烦躁。

我俯身在他耳边轻声解释:“现在你需要呼吸机辅助,嘴巴里这根管子是帮你呼吸的,插了它暂时不能说话发声,别担心,等病情好转,医生评估可以拔管后就能摆脱束缚了,到时就能说话了。胃管是用来输送营养的……” 每说完一句,我都会停顿片刻。尽管他无法回应,但我注意到,他的眼神会随着我的讲解微微闪动,被插管束缚的手指也轻轻屈伸,似乎在努力表达着什么。

看着这个平日里穿梭如风的年轻人,此刻被各种管道束缚在病床上,我的心头涌起一阵酸楚。完成他的治疗护理后,我特意多停留了一会儿,轻轻握住他的手说:“别担心,我们都在。如果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不舒服的地方,可以敲敲床板,我会过来帮助你的!”小伙子虽不能说话,但在听完我的话后,轻轻点了点头。

下午三点,重症医学科的门口准时热闹起来,家属们提着保温壶,带着日用品在门口排起了队。我注意到,当其他患者的家属陆续进入病房时,小伙子的目光一直紧盯着门口,在每个经过的人影上短暂停留,又很快黯淡下去。我走到他床边,轻声安慰道:“现在是探视时间,病房人多,你的家人可能还在排队登记,很快就会进来了。”

不久,一位阿姨匆匆来到小伙子的病床旁,她粗糙的双手紧紧攥着病床护栏。“我的孩子啊......”她颤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抽泣,整个人都在微微发抖。我立即上前扶住阿姨的肩膀,将她引到床边的椅子上坐下。“阿姨,您先别着急”,我轻声说道,同时递上纸巾,“您儿子现在情况已经稳定了,这些管子都是在帮助他恢复。”阿姨用衣袖抹着眼泪,讲起了一家人这些年的经历,他们夫妇早年到东莞务工,留下儿子和奶奶在老家,孩子长大后也来务工,做起了外卖员,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平时也不注意休息,饮食又不规律,现在病重入院,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阿姨说着说着,突然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捂着脸痛哭起来。

我轻轻扶住阿姨颤抖的肩膀,而在这时,我注意到小伙子虽然不能说话,眼角却不断涌出泪水,监护仪上的心率曲线也开始剧烈波动。我蹲下身握住阿姨冰凉的手:“阿姨,您一哭,孩子也难受,他现在最需要您坚强。您平静下来,他的指标才会更稳定。” 阿姨深吸几口气,努力挤出笑容,伸手抹去儿子眼角的泪水:“儿啊,妈不哭了,妈在这儿陪着你…… 你一定要好起来。”

夜晚,病房的灯光调至最暗,只有监护仪屏幕闪烁着微光。我巡视时发现小伙子睁着眼睛直望天花板。询问后得知他害怕闭上眼睛,我轻声安慰:“突然生病住进 ICU,任谁都会害怕。别担心,我们都会陪着你。你送餐那么厉害,现在只是需要休息,很快就能康复,家人都在等你团聚呢!你还年轻,还有很多事可以做,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睡觉,休息好才有力量对抗病魔!”

我打开床头的小夜灯,温暖的黄光立刻驱散了一角黑暗。“这样会不会好一点?今晚我值夜班,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的,不要害怕。”我注意到他听到这句话时,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些。“要不要试试数数?闭上眼睛,从1数到100。”我像哄孩子一样提议,“等你数完,就能睡着了。”说着,我轻轻覆上他的眼睛,感受到他长长的睫毛在我掌心颤动。当我再次巡视时,发现他终于合上了眼睛,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很快,小伙子病情好转,他的气管插管被顺利拔除了,能简单说话了。他声音还很虚弱,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护士姐姐,住院这些天我想了很多事。父母老了,奶奶也年迈,送外卖虽辛苦,但每一单都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 我指着窗外说:“你看窗外的大树,要想长得高,就得先扎牢根。你现在好好养病,就是在给家人扎根啊。不要急于求成,劳逸结合才对呀!你妈妈说你是个听话孝顺的孩子,那更应该好好照顾自己不让他们担心呀。”

我告诉他,他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小伙子的肩膀明显放松了些。“等你出院后,”我继续道,“按时吃药、定期复查,照样能继续当家里的顶梁柱。”小伙子点点头,露出住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护士姐姐,你说得对!我得快点好起来,奶奶还等着我回去看她呢,我想带她出去看看世界!”

经过6天的悉心照护,小伙子各项指标逐渐恢复,顺利转去普通病房。我仍记得转科那天,他开心地朝我们摆了摆手,说:“谢谢你们,我以后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

这次叙事护理,让我明白护理的真谛,或许就是在生命的长跑中,为每一位患者找到最适宜的节奏。我们不仅要治愈患者疲惫的身躯,更要抚慰他们渴望飞翔的心灵。就像这位“追风”的小伙子,我们的使命不仅是帮助他恢复健康,更是与他一同寻找生命中最和谐的律动,让身心重获平衡,让希望重新起航。(黄楚芳)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