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22日,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锚定打造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标杆强市总目标,全面落实珠海市知识产权事业“十四五”规划,奋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邓未,珠海市人民检察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检察室主任曾命辉,拱北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徐榛,珠海市公安局森林(食药环侦)分局副局长田庆野,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孟庆锋出席新闻发布会,珠海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朱清发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上,珠海市人民政府林日团副秘书长通报了该市“十四五”期间珠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邓未。
“十四五”期间,珠海市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按照省、市相关部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首批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
立规建制护航发展,构建全域保护新范式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加强顶层设计,珠海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制定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全面构建保护严格、导向清晰、处置高效、执行有力、多元参与的保护体系。出台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知识产权信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商业秘密保护条例被列入2025年特区立法规划,知识产权全链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珠海市人民检察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检察室主任曾命辉。
机制创新提质增效。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市版权、公安、法院、检察院、海关等十部门建立协同保护机制,打造协同保护信息平台;创新纠纷快速处理机制,案件办理周期较法定时限压缩55%以上。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共建巡回法庭,建立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与市中院、香洲区法院实现诉调对接,快速化解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涉诉纠纷。两级法院民事案件调撤率达64.18%,较“十三五”末提升13.34%,平均审理周期59.74天,较“十三五”末缩短34.97%。与湾区九市签署跨区域行政执法协议,建立案件异地转办机制,提高案件转办效率,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有效降低执法成本。
拱北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徐榛。
铁腕执法凝聚合力。市中院深化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依法适用知识产权案件惩罚性赔偿机制;市公安部门成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专业队伍,建立“快受理、快立案、快侦查、快告知”的案件办理机制;市检察机关深化推进综合履职,坚持在案件办理中“一案四查”,提升办案质量。版权部门创新打造“集采场地授权”模式,实现全市党政机关版流式软件正版化全覆盖。2021-2024年,两级法院共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490宗,公安部门破获知识产权类案件85宗,检察院办理各类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8宗,版权部门查扣盗版制品超1.2万件,海关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25宗,有力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创新激活产业动能,书写成果转化新篇章
打造高水平国家级保护中心。2022年,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服务,预审分类号达200个,服务产业领域广度全省第二。自正式运行以来,共有备案主体1066家,累计接收专利预审申请4596件,发明授权通过率90.3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55.71天,仅为全国平均周期的八分之一,实现发明专利最快28天、实用新型最快5天、外观设计最快2天获得授权,为创新主体抢占市场赢得先机。
珠海市公安局森林(食药环侦)分局副局长田庆野。
精准发力赋能重点产业强链增效。专利技术精准布局,建设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2家,首创专利标准双维度导航,打造广东省打印耗材高端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全国首创“一次认定、多方共享”的标准必要专利(SEP)真实性分析及成果分享平台。“十四五”期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平均增长率达2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08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底,有效发明专利量共4.69万件,占专利总量的28.80%,全省排名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6.99件,较“十三五”末翻一番。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量17.43万件,驰名商标15件,2024年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全省排名第五。新增“斗门荔枝”“金湾黄立鱼”等2件地理标志产品,获批建设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探索“地标保护+非遗传承+全链开发”融合路径,指导非遗企业商标品牌升级,新增非遗项目注册商标52件。
密织服务网络支撑,打造要素融通发展新生态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成以国家级保护中心为核心枢纽,以国家级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为专业支撑,联动15个公共服务站的“1+2+N”全域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出台公共服务站点管理办法,发布公共服务事项,全力塑造“知惠企航”宣导服务品牌,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和人才培育提供全面支持。
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孟庆锋。
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扩面,优化风险补偿基金管理,2024年完成专利商标质押融资202笔,实现质押融资金额219.78亿元,分别是2020年的40倍、96倍。首创“离岸人民币外债+知识产权质押”模式,落地首笔粤澳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功发行3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2.83亿元,知识产权保险实现“零”突破,有效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打造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标杆。成立珠港澳知识产权调解中心,建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知识产权综合运营中心,成立大湾区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联盟,与澳门大学共同成立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联合实验室,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人才大会,有力促进湾区内知识产权要素高效流转与应用。
珠海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朱清发。
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维权周期长、成本高的突出问题。企业如何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保护,降低维权成本呢?
本网在发布会现场提问。
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取证难一直是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邓未表示,专利权维权周期长、成本高、取证难一直是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局、省局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专利行政裁决工作。专利行政裁决是指专利管理部门根据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居中对专利侵权纠纷进行行政裁处的行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程序简便的特点,有利于促成专利侵权纠纷的快速解决。
执法效率高。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珠海市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在优化工作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市局办理发明专利纠纷案件,区局办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大大缩短了案件办理周期。2024年,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的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件平均处理周期仅为60天,最快3天办结,作出专利权侵权判定,及时制止了侵权行为,提高了维权效率,保护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维权成本低。专利行政裁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措施,既体现公平公正,又兼具行政执法手段。在行政裁决程序中,执法人员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授权,赴现场进行勘验取得的证据,不论是在后续的行政裁决中,还是进入司法诉讼程序,均具有很高的证据效力,有力地解决了企业取证难、固证难的问题。行政裁决从权利人申请立案、案件送达、调查取证、到最终作出行政裁决结果,当事人均无需支付任何费用,真正实现零成本维权。
专业优势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政裁决能力,通过专利检索、技术比对等专业手段,高效准确地判定侵权行为。同时,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建立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组建技术调查官库,吸纳企业、高校、服务机构等29名本地技术调查官和203名各领域的知识产权专家,能快速为专利行政裁决出具专家咨询意见书,必要时可协助执法人员赴现场勘验调查(3名执法人员和数名技术调查官),有效地提高了执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专利权人在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可在司法诉讼之前,先行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行政裁决或者调解,也可以通过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协同保护信息平台申请快速维权。
在发挥好行政裁决优势的基础上,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积极推动多家保险机构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对购买知识产权保险的企业给予50%的保费补贴,有力降低企业维权和纠纷应对成本。2024年保险机构已为10家企业提供超300万元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保障。(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