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紧紧抓住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契机,着力打造县域高水平医疗中心,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点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潮汕医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院党委核心作用,强化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活动,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医院坚持树立“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理念,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医疗业务工作中,党员干部专家实行“假日无休”门诊,设立党员志愿者服务岗,打造拥军优属医院,与大唐潮州发电公司等签订共建协议,与暨大总院开展党建共建,举办暨大骨科暖基层、暨医青年三下乡等义诊活动,成功将党组织的“有形覆盖”转化为“有效引领”。去年,潮汕医院被市卫健局评为“四好医院”、县评为“党建标兵”、县卫健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医疗创新与体系建设并进 为人民健康护航
潮汕医院始终坚守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应对医共体建设的挑战与难题,以实际行动推动县域医疗服务全面提升。2024年,潮汕医院成功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并成为县卫健系统首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2024年“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
潮汕医院稳步推进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全力打造饶平县肿瘤防治管理中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管理中心、医疗卫生检验管理中心等县域三大中心,区域检验中心成立物流运送队伍,His、Lis信息系统与22家卫生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对接,实现检验信息互联互通,接收各医疗单位检验标本。
同时,全力推进县医共体胸痛单元建设,医院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加强。帮扶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药学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县域医共体药事管理,建设县域中心药房,畅通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用药衔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走深走实。
学科建设成果丰硕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县肿瘤患者外转率最高,针对这一情况,潮汕医院不断强化肿瘤中心技术支撑,多措并举提升肿瘤专科服务能力。
去年5月,潮汕医院设立介入血管外科,开放床位30张,开展各类介入技术近900例,成功开展饶平首例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治疗、潮州市首例腹主动脉瘤等腔内修复术及多项创新治疗,介入手术填补县域技术空白。
去年10月,医院人工肝治疗中心在ICU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医院在器官功能支持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去年,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成功通过52项新技术、新项目备案。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正申报市级重点学科。ICU共9项新医疗技术立项;检验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PCR实验室获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资质,通过省级专家现场技术审核,已取得二级性病实验室资质。
强队伍 重管理 夯实医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为推进医院内部管理规范化,潮汕医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了《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成立潮汕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从医疗流程到人员管理,都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人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潮汕医院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育制度,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医学人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加入。与此同时,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积极考取执业资格,2024年医院职称晋升共有42人。
潮汕医院创新绩效管理政策,在全市医疗机构中首家出台《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考核办法》,建立《饶平县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绩效分配实施方案》,鼓励和促进县域医共体的绩效分配,实现资源优化共享。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潮汕医院执行院长潘京华表示,将坚持“人民医院为人民”以及“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秉持“降本、增效,提质、创新”的建设方针,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与时俱进深化医疗技术内涵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化绩效改革,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科教建设,不断提升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郑雪云 供稿/供图:饶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赞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