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广州黄埔: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筑牢财政科学管理根基

发布时间:2025-04-12 09:38: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广州科学城。(贾自豪 摄)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出台《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本级零基预算实施方案》,重塑预算编制规则,探索“清单项目优先保障+绩效、标准保驾护航+N种竞争方式多管齐下”的资金分配模式,将预算归零重新安排,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中央和省、市、区各级政府决策部署和基本民生保障能力。

探索零基预算改革落地落细,重塑预算编制规则

零基预算是指编制年度预算不考虑以往预算基数,所有支出需求均以零点为基础,结合财力状况、从实际出发,逐项审核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迫切性,力求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的方法。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切实转变预算编制惯性思维,改变“基数+增长”的预算安排模式,重塑支出预算排序机制,一切以实际需求及合理预期为基础确定预算收支、审核编制预算,建立起5大类70细项的优先保障支出目录清单,将纳入清单的项目予以优先、足额保障。

以绩效为导向,借助外部力量,建立协同审核工作机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核心绩效指标体系和事前绩效评审(评估),选取24个项目(涉及26亿元)开展第三方、人大协同审核,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按核心指标契合度对部门预算项目优先级次进行排序,建议资金核减率约40%,为最终确定预算额度提供多维度数据参考。

建立规范科学的支出标准定期滚动调整机制,在梳理形成共3大类、13小类、200余细项区级支出标准的基础上,对于没有明确执行期限或长期未修订、明显高于当前财政可承受能力的区级支出标准开展修订完善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与此同时,引入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成本效益分析,计划选取1-2个项目试点“解剖麻雀”,通过打开业务流程、科学确定产出效益、开展成本构成分析,推动支出标准科学、合理、可利用,逐步实现从控盘子向控标准转变。

探索多形式资金竞争分配方式,更好兼顾效率与公平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集中财力保障大事要事,重点关注“打粮食”项目,严格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成本,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优化资源配置。

开展重点领域统筹分配,选取产业政策、城市运维、营商环境、民生保障4个重点领域、8个部门试点分管区领导统筹分配。通过采取区领导会审分配的模式,加大重点领域资金保障及统筹平衡力度,逐项审核支出需求,围绕部门主责主业精准投入,按项目轻重缓急调整资金分配,压减政府运行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试点部门项目经费平均压减率达30%。其中城市运维类项目从源头控制,严控新开工工程规模、适当调整养护标准,积极消化历史应付账款,逐年缩减城市运维类项目资金规模。

开展专项资金竞争分配。该区首次探索拿出预算资金开展部门间竞争分配,试点选取“街道机动财力”“垃圾分类专项经费”2个专项资金,在项目总体额度内开展镇街选拔性竞争分配,由经费使用单位就项目规划、绩效目标、资金管理等进行充分展示,将资金分配从“一对一”单向审批安排向“一对多”选拔竞争转变,确保财政资金流向效益更高、受众更广、民众呼声更强烈的项目。

开展建设资金整合分配。由分管区领导牵头审核基建项目资金安排,按照“规划先行、资源整合、统筹实施、有保有压、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调整分配,统筹考虑各主管部门项目中内容重合部分的建设时序,避免反复开挖、重复建设。鼓励各项目业主积极谋划符合新增专项债券、超长期国债、增发国债、预算内资金等申报条件的建设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合规引入社会资金消化资金缺口,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办事业,节用裕民保底线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坚决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党政机关勒紧腰带过紧日子,2025年按照公用经费压减20%、公车运行维护费压减10%、福利费压减25%、工作业务经费压减30%的原则安排预算,“三公”经费进一步下降,同比压减6.3%,杜绝铺张浪费之风。严控政府购买服务事项,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做到少花钱买服务、办成事不养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鼓励部门积极“开源”,坚持谋事和谋钱相结合,加强财政资源资金统筹力度。2025年鼓励各部门进一步加大上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主动盘活政府性资源资产资金、推动条件成熟的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社会化运营方式,推动部门从“张口要钱”到“双手挣钱”转变,推动区内重大项目投产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决兜底民生保障事项,以政府“减法”换民生福祉“加法”,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各类民生社会事业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事项优先足额安排,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发展成果。(陈赞亮 通讯员潘晓玲 莫楠)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