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东莞海事局与沙田镇携手打造的“红色引领·蓝色服务”党建品牌——《“红色引领·蓝色服务”赋能湾区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简称《纲领》)出台。双方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强化党建引领,深化资源共享和互信合作,共同打造“红色引领·蓝色服务”党建品牌,助力沙田积极融入“黄金内湾”建设,加快打造湾区至美滨海港城。
“红色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据了解,《纲领》主要聚焦五大方面,一是实施党建保安全促发展行动,打造“却危”党建联盟,开辟水运“绿色通道”,精准谋划“结对帮村”;二是实施党建拓空间促开放行动,助力港口码头扩能升级,推动水路运输提质增效,保障涉水工程安全高效;三是实施党建优服务降成本行动,降低水运物流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推外经贸发展;四是实施党建聚合力除隐患行动,打造安全示范区,划定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宣讲队;五是实施党建固防线守底线行动,健全水上搜救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弘扬水上搜救文化。
每一项具体措施都紧密围绕沙田镇的发展需求,体现了双方对推动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担当。
其中,打造“却危”党建联盟是《纲领》的重要一项。2024年12月17日,东莞沙田海事处党支部代表“却危”党建联盟与立沙岛六家单位签订了党建联盟协议,推动区域化党建进入新阶段。
自“却危”党建联盟成立以来,东莞沙田海事处党建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共建热度持续提升。“却危”党建联盟成员单位壮大到16家,共举办“却危”讲堂、开展安全帮扶和安全培训等各类活动60余次,引领带动政企党组织成为把牢安全生产关口的战斗堡垒,为坚决守护安全、发展、绿色的立沙岛而聚力双向奔赴。
近年来,沙田镇以党建为纽带,与东莞海事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党建合力,深化资源共享和互信合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东莞沙田海事处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蓝色服务” 激活临港经济
党建兴则事业兴。经济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直进直靠、直离直出”一程式交通组织、全天候“24小时”不打烊办理航行船舶通关手续、持续提升立沙岛水域本质安全水平……此次双方携手合作,开展“红色引领·蓝色服务”行动,以“党建优服务降成本”“党建聚合力除隐患”为抓手,助力沙田镇临港经济驶入“快航道”。
沙田镇因水而生、因港而兴,坐拥43.4公里黄金海岸线,其中滨水岸线28公里,是全市唯一坐拥港口、综保区、空港中心等重大平台的镇街。沙田依托江海交汇的区位优势,港航经济贡献显著:进出港船舶艘次占全市50%以上,水运货物占比58%,口岸开放码头占比69%,船载危险货物超90%。
“我们深知,港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安全是航运发展的‘生命线’ 。此次与东莞海事局携手启动行动计划,正是以党建引领破题,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港口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沙田镇党委书记刘永定指出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作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镇,沙田既是亿吨大港、又有全国首批公布的渔港之一,既有内河水道、又有沿海水域,四通八达的“水路网”不仅是沙田镇经济发展的“硬支撑”,更是沙田经济“向海突围”的关键引擎。
《纲领》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党建固防线守底线行动,这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水上生态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就在“红色引领·蓝色服务”党建品牌启动的前三天,全国首个镇街一级片区水上搜救分中心在沙田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蓝色”安全保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契合了双方以“蓝色服务”激活临港经济的信心与决心。
“接下来,东莞海事局将以落实《‘红色引领·蓝色服务’赋能湾区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纲领》为契机,发挥海事专业优势,推动湾区临港经济跑出‘加速度’。”东莞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邹代胜表示。
向海图强
沙田加速融入“黄金内湾”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示意图显示,沙田镇全域被纳入“黄金内湾”,处于“黄金内湾”顶点区位。
而东莞港作为广东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腹地能源、原材料物资运输的重要中转港,更是沙田融入“黄金内湾”的关键引擎。
一直以来,东莞港务集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东莞经济发展为使命,搭建起内联外通的港口物流网络,累计开通内外贸航线138条,覆盖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91个主要港口,1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
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带动各方携手并肩,以“红色引领”把方向、“蓝色服务”提质效,合力推动港口航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未来,沙田镇也将依托“一港”“一岛”“一区”“三中心”及交通区位优势,以“向海图强”的姿态,加快构建临港现代产业体系,深度参与打造“黄金内湾”。
从“红色引领”凝聚共识,到“蓝色服务”赋能发展,再到融入“黄金内湾”,东莞海事局与沙田镇的深度合作,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着临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黄楚芳 实习编辑廖慧萍 供稿/供图:沙田宣教办)
责任编辑:陈伟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