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组织退役军人及学校师生到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清明时节,追思先烈。2025年清明期间,中山市各镇街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祭扫英烈活动,通过实景教学、口述历史、艺术表达、行走课堂等创新模式,将红色教育融入实践,激发全社会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
沉浸式教育:历史照进现实
西区街道以长洲抗日烈士陵园为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通过“实景教学+口述历史+多元表达”三维模式,组织党员、学生、群众等200余人参与。参战老兵邬浮源、梁水泉动情讲述“猫耳洞里写血书”的峥嵘岁月,学生们以原创诗歌《清明·丰碑》朗诵和“红色承诺”签名墙表达传承之志。沙溪镇则将思政课堂“搬”进革命遗址,组织青少年徒步前往黄石生烈士纪念碑,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感悟英雄精神。
代际对话:精神薪火相传
东区街道通过短视频《无声的丰碑,有声的传承》,展现少先队员与老兵的深情对话:“先烈们怕的是后人遗忘初心!”小榄镇邀请一等功臣老兵欧耀强分享参战故事,其“集体一等功”锦旗与军功章令在场者动容。三乡镇组织学生为烈士墓碑拂尘拭灰,参战老兵现场讲述中山籍英烈事迹,引导学生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多元仪式:艺术赋能信仰
板芙镇在深湾村抗日志士纪念碑前举行庄严祭扫,学生代表誓言“勤奋学习,为民族复兴奋勇前行”。南区街道在中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党建文化长廊学习,武装部与社区代表共同瞻仰碑文,深化历史感悟。五桂山街道通过红色宣讲队讲述珠江纵队十六烈士故事,并组织参观抗战旧址,让历史“活”起来。
科技助力:云端寄哀思
阜沙镇开通“网上祭英烈”平台,倡导市民通过粤省事等渠道抒写寄语。石岐街道联动中小学开展主题班会,大信学校“英雄坦克连连长”何思源的边境战争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先烈精神。
志愿行动:守护红色丰碑
小榄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发起“守护红色丰碑”行动,20余名志愿者清扫烈士陵园,擦拭纪念碑、修整绿化,以行动致敬英烈。东区街道香山小学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稚嫩歌声与退役军人铮铮誓言交织,形成信仰传承的动人画面。
凝聚共识,奋进新征程
中山市各街道镇区以清明为纽带,将红色教育从“课堂讲授”转向“实景浸润”,构建“体验-感悟-传承”闭环。未来,中山市将持续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推动英烈精神融入基层党建、青少年思政教育及文明实践,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能,以实干实绩告慰英烈忠魂。(陈赞亮 供稿/供图:中山市各镇街人民武装部 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