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

广东招人啦!8000+高薪岗,4月19日杭州见!

发布时间:2025-04-01 17:54: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松山湖华为溪流背坡村(唐幸耀供图)

四月西湖柳色新,珠江潮涌启新程。4月1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会(杭州站)将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青年人才的未来就是广东的未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着眼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奋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作出的重要部署。

本次杭州站活动,由东莞市承办,届时将有超过200家用人单位提供超8000个高薪岗位,这不仅是一场人才盛会,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两大经济高地携手谱写的“双城记”。东莞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坐拥大湾区“黄金内湾”C位,产业实力强劲,产业链体系涵盖34个工业大类,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速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等千亿产业强势崛起,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产业蓬勃生长,全国第四座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在松山湖先行启动,滨海湾人工智能先行区加速腾飞,点燃湾区科创引擎,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月1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春季招聘会(杭州站)活动,东莞将以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满满诚意,迎接广大高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热忱欢迎浙里青年共赴这场跨越千里的“春日之约”,携手开启“从浙出发、进莞精彩”的美好征程。

智造之都

来东莞,你可以实现科创梦想。

作为全国第四座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所在地,东莞以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人工智能先行区为双核,打造“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生态。全球每四台智能手机便有一台“东莞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千亿级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力,形成“智造磁场”。

拓斯达科技自主研发的X5机器人控制平台实现全链条国产化,墨现科技的“电子皮肤”触觉感知技术突破国际垄断,鼎泰机器人研发的螺纹磨床、内外圆磨床,解决人型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加工难题,这些“硬核科技”不仅重塑产业格局,更成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金字招牌”。

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拓斯达生产的四轴Scara机器人(通讯员供图)

东莞以“机器人+”“AI+”等行动推动智能制造渗透至3C电子、新能源汽车、医疗等千行百业,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29万台,同比增长21.7%,为技术人才提供超2.2万个高薪岗位,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此外,东莞设立百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规划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园与滨海湾人工智能新区,联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大湾区大学培养卓越工程师,构建“产教融合”人才输送通道。东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25年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让人才价值在“智造舞台”上充分释放。

创业就业热土

来东莞,你可以成就理想事业。

东莞深谙“引才需筑巢”,推出“安居乐业”大礼包:应届生可享最高10万元新引进补贴、最长15天免费住宿;创业者获500万元全额贴息贷款;青年人才公寓超4000套,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无缝衔接。

东莞企业研发的直驱型双轮足机器人“刑天”(张村城供图)

产业生态的“强支撑”更为创业注入信心。据东莞市人社局统计,2024年,东莞以“创业东莞”服务品牌为抓手,在全省率先探索创业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模式、创新开展咖啡创业实训项目、升级打造针对创业成长期的品质创业提升训练营,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生态,成功助力市场主体数量顺利突破180万户大关,连续12年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东莞还通过“数字贷”贴息、中小企业转型补贴等政策,助力企业“智改数转”,2024年推动6407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5.5%,为人才提供“技术红利”与“职业蓝海”。

青春活力之城

来东莞,你可以创造更多精彩。

东莞以“年轻”为底色,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不到34岁,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81.41%,居广东省首位,夜间灯光强度全国第三,便利店数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不夜之城”。《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中,东莞连续8年入选“新一线城市”,排名11位。

东莞国贸商圈(通讯员供图)

这里既有OPPO工厂“10秒造一部手机”的智造速度,也有草莓音乐节、CBA赛事、国际咖啡节的潮流脉动;既有莞香非遗的千年传承,也有“烧鹅配咖啡”的混搭创意。

年轻人才的聚集催生创新活力。长安镇通过“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吸引南洋理工大学陈博士团队等海内外高端人才落户,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微型伺服电机、机器视觉等领域取得17项技术突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六年间吸引150多位博士后陆续来到,成为实验室建设的一股坚实力量,先后有88位博士后如期出站,博士后们在此流动不息,也在此拔节生长。

东莞正在以“青春磁场”激发人才创造力:仅2024年,东莞就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累计建设博士后平台103家,累计招收博士后1000多人。新设立省博士工作站29家,累计141个,引进博士6300多人,数量居全省前列。

生态宜居之城

来东莞,你可以享受惬意生活。

东莞,是一座被大自然偏爱的城市,绿色是美丽东莞的主基调。东莞的森林覆盖率达37.4%,且拥有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4个,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松山湖、滨海湾、同沙湖城市公园、华阳湖、银瓶山等生态IP更是闻名遐迩。

放眼东莞,星罗棋布的森林公园、山水绿地、美丽乡村,是城市聚才的“加分项”,也是生态人才的“大舞台”。1200多个城市公园,让人才在奋斗之余尽享“慢生活”。东莞的空气质量更是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20。

东莞香遇百花园(王浩洪供图)

在打造“绿美画卷”的同时,东莞还着重勾勒城市功能、人文关怀等城市配套线条,为人才构筑“诗意栖居”的宜居之城。虎门高铁站TOD综合体集成商务、居住、文旅等业态,以轨道交通串联广深港;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提供“实验室—生产线—人才公寓”一站式服务,实现“上午突破技术瓶颈,下午验证量产方案”的高效协同。

美食之都

来东莞,吃的幸福感绝对直线飙升。

在东莞这片“美食热土”上,“嘴刁”的东莞人绝不会让你失望,也不会亏待你的胃。以烧鹅为例,近年来声名远扬,成为东莞美食的亮丽名片。连香港特别行政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都曾在不同场合化身推介官介绍东莞美食。陈奕迅、吴尊、周柏豪、王祖蓝等众多明星也来打call。

东莞特色美食(通讯员供图)

除了烧鹅,东莞还有东莞腊肠、虎门蟹饼、石龙豆皮鸡、道滘肉丸粥、莞城茅根粥、冼沙鱼丸、塘厦碌鹅、厚街水库鱼、东坑糖不甩、松糕等特色传统美食,让人食指大动。

从“制造名城”到“智造之都”,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从“生态宜居”到“美食之都”......东莞,一座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城,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向各地人才抛出橄榄枝:这里不仅是成就事业的“未来之城”,更是安放理想的“青春之城”!欢迎更多追梦人加入东莞,是人才,进莞来!(黄楚芳 实习编辑廖慧萍 供稿:东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伟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