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湾街道聚焦人居环境精细化治理,创新运用“绣花功夫”,统筹推进垃圾收集点升级改造、督导规范、宣传引导驱动赋能“百千万工程”,为城乡品质提升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设施升级精准覆盖,优化人居环境
针对鹿颈村、深湾村、九王庙村、大岭界村、芦湾村及南北台社区、海湾社区、示范场等区域,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升级改造工作。在南北台社区、海湾社区、示范场、大岭界村、芦湾村等人流密集区域,新增设置18组果皮箱,在深湾村、九王庙村新增7个厢房式投放点,有效满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需求;将鹿颈村原有的43个简易收集点全面升级为脚踏式收集点,不仅解决了传统垃圾投放易脏手的难题,更以“小设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亮点工程。
宣传教育全面铺开,提升分类意识
联合各村专干、党员志愿者开展农村入户宣传活动,深入村民家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升村民对分类标准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
督导体系规范运行,强化分类成效
安排农村督导专员重点巡查分类设施、标识规范及周边卫生情况,同步指导村内餐饮单位、农贸市场、临街商铺等三类型单位优化分类容器配置、分类标识,确保垃圾分类容器配置规范,以清晰分类标识引导村民投放正确。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交流活动,切实提升居民分类技能与环保意识。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维护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和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分类意识与参与度,让垃圾分类成为村民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共同打造绿色、宜居、美好的家园。(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