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

广州番禺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 绘就万物勃发的秀美画卷

发布时间:2025-03-27 09:46: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是古人对生物多样性的生动描述,历经千载仍熠熠生辉。如今,广州市番禺区正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广州市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增添亮色,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勃勃生机点缀的绿水青山、鸟语花香作伴的蓝天白云。

规划先行,贯彻落实制度保障

番禺区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纳入《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防洪(潮)排涝等规划中进一步体现,明确未来一段时期的生态建设工作。以湿地保护为例,番禺区于2024年10月印发《番禺区红树林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其中,海鸥岛红树林湿地公园成功列入2024年广东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上,番禺区进一步完善保护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水生野生动物放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野生动物资料档案,不断更新完善《番禺区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番禺区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开展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完成《番禺区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总结》《番禺区陆生野生动物调查报告》《广州市番禺区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等调查资料,进一步摸清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

夯实基础,保护栖息地及物种

为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番禺区积极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9个自然保护地并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

持续修复海洋生态,实施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海岸线3.91公里,新种植红树林6.4公顷,修复红树林6.7公顷。开展“靖海2024”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海砂开采、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等监督检查。保护海湾环境,清运海漂垃圾约3350吨。

着力保护物种资源,番禺区以大夫山榕树公园为核心,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南部迁地保护区,成立广州国际榕属研究中心,新植北碚榕、鸡嗉子榕、水同木等榕属植物2800株,园内榕属植物增至108种(含品种)。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增加鳗鱼、麻虾、黄鳍鲷等名优品种投放,严格落实休渔期内捕捞渔船全部回到港口停靠,做到“船回港、人上岸、网入库”。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编制完成《番禺区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报告》《番禺区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结报告》,掌握生物危害信息,并及时采取控制、评估、消除、生态修复等措施。

公众参与,宣教结合更显成效

番禺区还强化野生动物救护,2024年共核查处理来自信访投诉、12345热线、110报警台、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等转办的陆生野生动物类救助信息390宗,接收救助野生动物271只(条),均送往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救护或者依法放归野外。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宣传活动,番禺区持续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暨“美丽山水花城 你我共建共享”社会宣传活动,指导举办广州大学城“环保之星-无废城市”创新挑战赛,依托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作为世界最大野生动物活体资源库和“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优势,全年为超500万游客提供自然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林区禁种铲毒、野生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林地林木保护宣传,普及野生动物放生管理知识,营造良好舆论宣传氛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繁衍栖息的天堂,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番禺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交出亮眼答卷。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6,同比改善6.0%,全市排名第6;AQI优良天数比例90.2%,同比增加3.1个百分点,6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PM2.5、PM10和NO2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5%、9.5%和3.3%。地表水水质指数3.68,同比改善6.6%,全市排名第4;大龙涌口、官坦、莲花山、墩头基国考断面水质分别为Ⅱ类、Ⅱ类、Ⅱ类、Ⅲ类,均达到考核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迈入“十四五”收官之年,番禺区将继续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维护生态安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番禺!(陈伟赞 实习编辑龙畅

责任编辑:黄楚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