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警惕冒充熟人诈骗!八旬夫妇险失养老钱,警银携手拆穿“孙子车祸”骗局

发布时间:2025-03-17 15:25: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银行员工耐心劝导黄阿姨夫妇。

“孩子出事了,我哪还顾得上利息!”86岁的黄阿姨夫妇颤抖着手,紧攥定期存折赶到银行。近日,邮储银行广州彩虹支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洞察力,联合警方成功拦截一起冒充亲属的电信诈骗,为老年客户守住5万元“养老钱”。

惊险时刻:假“孙子”求救,真职员拦截

近日,黄阿姨夫妇焦急地走进邮储银行彩虹支行,要求提前支取未到期的5万元定期存款。柜员谭丽贤发现异常:老人神色慌张、反复提及“孙子车祸急需手术费”,却对转账细节含糊其辞,甚至甘愿放弃利息。理财经理李梅芳与营业主管陈静怡立即启动“三核一报”反诈预案(核实身份、核实事件、核实账户,同步报警),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联系其家属核实。

经致电老人孙子确认,所谓“车祸”竟是诈骗分子伪造的谎言——骗子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来电号码,冒充家属编造紧急事件。随着民警与银行员工蔡慧等人的耐心劝导,夫妇俩终于醒悟放弃转账。事后,广州市荔湾区反诈联席办对该行高效处置予以通报表扬。

诈骗四步曲:专盯老年人“情感软肋”

此类冒充熟人诈骗的典型套路分为以下“四部曲”:

一、伪造紧急事件:通过技术手段伪装亲属电话号码,以车祸、疾病等突发事件制造恐慌;

二、切断信息验证:强调“情况危急”,要求立即转账且阻止受害人联系其他亲属核实;

三、针对弱势群体:主要瞄准独居老人、在校学生家属等易产生情感焦虑的群体;

四、制造时间压迫:设定紧急转账时限,利用受害人慌乱心理干扰正常判断。

银警协作:反诈机制显成效

“多问一句、多打一个电话,就能避免悲剧!”邮储银行广州市分行相关人员表示,网点通过“老年客户关爱流程”,对提前支取、大额转账等异常操作实行“双人复核+家属必核”机制,并与警方建立快速响应通道。2024年,该行通过多部门合作,成功获取涉诈资金取现线索,快速查询涉案银行账号1046个次,止付涉案银行账号81个次,为群众挽回约648.6万元经济损失,累计收到28封公安机关发来的书面表扬感谢信。

安全指南:四招护好“养老钱”

一、多方核验身份:接到亲属求助电话时,务必通过常用联系方式进行二次确认

二、关注异常行为:老年客户办理放弃利息的提前支取、大额转账等业务时,家属应陪同办理

三、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过度暴露家庭成员关系、生活动态等隐私

四、善用延迟支付:对声称"实时到账"的紧急汇款要求,可主动设置24小时冷静期进行核查

(陈赞亮)

 

责任编辑:陈顺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