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竹子颇受文人墨客赞颂,竹材料的应用不仅在视觉上给人美观环保的感受,更是一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韶关全市竹林面积约227.84万亩,约占全省三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丰富的竹资源催生了竹产业,多样化的“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应用场景,正逐步引领着低碳环保的新风尚。
育“竹”成“材”,“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大到竹地板、竹茶具、竹桌椅等“以竹代木”的产品,小到竹吸管、竹纤维餐盒、竹源新材料等“以竹代塑”的生活用品,为人们的生活空间增添了一抹绿意的同时,也在逐渐深化人们对竹产品的传统认识。
在家居建材领域,环保材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们不仅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健康与舒适,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板材行业中,有一清新之选的绿色环保板材——竹馨板,其在24小时内吸水厚度膨胀率能控制在6%以内,显著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小时内膨胀率不超过8%的要求,其卓越的防水防潮特性让它在众多环保板材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对科技研发团队的培养,建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密切产学研合作,于去年研发出以100%纯竹材为基材制作而成的绿色环保板材——竹馨板,投入市场后反响很好。”始兴县华洲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洲木业)总经理林卫东介绍道,“竹馨板这个产业推开后,我们每年可以消化20到30万吨的竹材,计划5年内让竹材的产能提升一半以上,实现‘以竹代木’的转型。”
环保的品质、精湛的工艺,使得华洲木业拥有50多项专利,获得“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企业创新中心”等一系列荣誉,这是华洲木业不断投入技术研发和创新实践的成果。
但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一直是困扰传统板材产业发展的瓶颈,寻求技改创新的突破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锚点。“在企业发展之初,我们也是走了一条老路子,那时候老忙着打‘价格战’‘质量战’,总有一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近两年,我们响应国家‘以竹代木’的号召,立足当地竹资源丰富的优势,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设备和产品创新上,用科技撬动竹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日前,韶关市发布了《关于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14条政策和资金支持措施,力争到2026年,全市竹业总产值达100亿元。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不断加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越来越足,“科技强企”的路子越走越宽。“最初的加计扣除比例是50%,直到后来的75%,又到现在的100%,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华洲木业的财务负责人说,“2023年以来,我们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退税1959.4万元,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总额956.5万元。”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也助推解决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对企业和国家的影响都是长远且深刻的。在企业发展的征途上,转型的步伐从未停歇,服务的精度亦在不断提升。始兴县税务局为企业建立需求台账,“量身定制”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类型等关键信息,依托税收大数据自动识别、匹配和推送纳税人可享的政策内容,靶向宣传税费优惠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知晓政策、读懂政策、用好政策、享受政策,探索生产设备升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绿色发展途径。
点“竹”成“金”,竹加工驶入“筷车道”
竹子既可以成为充满技术含量的环保板材,也可以成为带动身边人致富的竹加工制品,演绎“富民强县”的生动故事。
走进翁源县康源碳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各项工作都井然有序开展着,收来的毛竹经过分割、打磨、切削、烘干、抛光等工序后,“变身”为光滑匀称的一次性竹制筷子,等待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作为新进入“以竹代塑”赛道的选手,康源公司竹制品车间于2024年9月正式投产。
“竹产业要发展好,规模和产量必须上来,因此,我们在机器设备、竹料采购、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投入都很大,建厂前我们也担心流动资金的问题。”与很多计划从事竹加工行业的人一样,公司法人吴东如也存在担忧。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发起“以竹代塑”倡议,一系列举措为推进竹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也逐步打消了吴东如的顾虑。
《计划》发布了“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并提出要在重点场景进行替代,其中一点就是“在日用领域竹材替代购物袋、餐具等,充分减少购物、外卖场景中的塑料使用”,这与吴卓霖的建厂初衷不谋而合。在国家“以竹代塑”的号召下,该厂依托村镇竹产区拓展“原料—加工—产品—营销”上中下游产业,加速“以竹代塑”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日均加工毛竹可达60吨。
“我们取得营业执照后,收到了新开办企业的指南,里面有税务信息确认、发票票种核定等涉税事项的操作流程,很清晰。”吴东如介绍道。“目前市面上竹产品的经济效益很好,我们第一个月就售出了3000多包竹制筷子,销售额达80万元,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
据悉,为助力地方特色产业效益充分发挥翁源县税务局梳理出《新办纳税人套餐服务指南》,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至企业,并定期征集涉税费诉求,组织业务骨干精准回应,以“全周期服务”助力企业生产经营走上正轨。
竹制品厂开局良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也给百姓生计带来了大变化。
“加工厂按计件,时间上灵活自由,既能照顾家里、打理大小农活,出货量大的时候,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坝子镇村民刘大姐说道。据了解,康源公司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近10种工作岗位,解决了周边60多名村民的生计问题。
一颗颗小竹子圆了家门口就业梦,也让竹农更有盼头了。“我们是附近种植毛竹的农户,以前都要自己找买家来收竹子,现在有了竹制品厂,本地的竹子都供给公司车间加工生产,能卖550元一吨,销路问题顺利解决了。”坝子镇的农户黄先生说道。据统计,康源公司每月要从全县各镇竹农手中收购2000多吨原材料,支付竹款超11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竹农增收。
“村里离办税服务厅有将近二十公里路,现在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不用跑大厅交证明了,在村里党群服务中心的‘税e站’就可以办理,很方便。”便捷的办税缴费服务获得了村民们的点赞。
为切实帮助竹农共享竹产业发展的红利,翁源县税务局依托“税e站”便民办税缴费服务点,辅导各村、各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成为纳税服务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解农产品收购发票开具流程、普及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以“小而精”的服务助力“竹子”经济各环节顺畅发展。
从一根竹到一块板、一双筷,韶关竹产业发展一头连着技改创新,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在“以竹代木”“以竹代塑”新路径上,助推韶关经济实现“含绿量”和“含金量”双提升。(陈赞亮 通讯员钟馨 黄燕)
责任编辑:陈顺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